我還聽說山上有諸多石刻佛像,文人丹青。
從北魏開始,興於唐代,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
規模浩大,形制精美。
其中奉先寺的主佛盧舍那,據說是按照前唐武皇的相貌雕刻。
我更要好好看看,這女皇帝到底長得是個什麼樣子。”
張克公嘆道:“這都什麼時候了,劉經略還有心情遊山玩水。”
劉法笑道:“火燒屁股也急不得,張兵部還是隨我來吧。”
兩人手持柺杖,身後幾個親衛揹著食物、水和帳篷布。
眾人在山上一路遊覽,欣賞著雕刻藝術。
龍門山上的石窟,一直從北魏雕刻到清末。
歷時一千四百年。
其中北魏佔了三成,唐代佔了六成,其他所有朝代補充的造像只有一成。
哪怕是宋代去龍門觀看石窟,其中的大部分東西都是齊全的。
眾人在山上轉了一天,眼看著太陽就要落下。
劉法卻還沒有下山的打算。
張克公問道:“劉經略,時候不早了,咱們也該回營了吧。”
劉法卻道:“這才哪到哪啊!今晚不回營,就在這山上住。”
張克公頓時一驚:“不回營?那營中的軍士們怎麼辦?”
劉法說道:“我早就安排好了,張大人跟我來便是。”
眾人一路走著往山頂走去,張克公才發現這條路有些熟悉,正是他們剛到龍門山時,上山觀察洛陽地勢的地方。
再往上走了一段。
走出林子,便覺豁然開朗。
眼前竟然已經憑空出現了一座規模不小的營地。
軍士們搬運著鹿角,柵欄,放在前往營寨的通路上。
還有人不斷從山下將傷兵抬上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