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轄的心思我是知道的,學得本領報效國家,光宗耀祖,宋江何嘗不想如此啊!誰願意面帶金印,躲躲藏藏的了此一生。大丈夫生來便當以忠義為本,我等卻不得不棄忠求義。為的是什麼?”
眾人紛紛側耳傾聽。
“為的就是殺盡貪官,懲治奸佞,招納天下好漢,共行忠義之舉,輔國安民。總有一天,聖上垂憐,慧眼看見我們的忠肝義膽,下旨招安,到時候我們一起報效朝廷,豈不是能忠義雙全了!”
孫立本就沒有要造反的想法,聽到宋江此時的規劃,也不由得心動了起來。
這樣確實能不毀壞親戚之間的情誼,以後招安,說不定還能更進一步。
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宋江接著道:“方才所言,並非是為提轄所發,只是宋江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這他可沒說謊,宋江自從上了二龍山,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招安。
孫立聞言也沒有其他選擇。
當時便下拜道:“哥哥這番話,如撥雲見日,小弟願上二龍山入夥,與哥哥生死一處。”
宋江連忙去扶:“好兄弟,快快請起!”
登州事了,宋江便帶著一行十二人趕回了二龍山。
鄒氏叔侄則直奔梁山而去。
二龍山又得了六個頭領,自是大喜過望。
晁蓋帶人擺宴慶功,也為孫立等人接風洗塵。
宴後,宋江便提出了他謀劃已久的計劃。
“晁天王,梁山兄弟攻打祝家莊,久攻不下。依我之見,並非是不能打,而是不願打。祝家莊地勢險要,人馬眾多,強攻之下,縱然可得,也會損失大量兵馬,得不償失。所以才會圍困日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晁蓋問道:“既然如此,公明賢弟可有高見?”
宋江說:“原本是沒有辦法的,不過我們山寨今日又添了幾位好漢,這辦法就有了。”
孫立漸漸走出了被忽悠的感覺。
他一路上透過跟自己弟弟的聊天,知道了劫獄的主意是誰出的。
再加上自己剛到二龍山,宋江便提出要去攻打祝家莊。
這讓他如何能不產生聯想。
宋江接著道:“鄆州知府侯蒙曾向青州兵馬司傳信書,借調孫提轄換防鄆州。到了之後,孫提轄勢必會被派到祝家莊抵抗梁山大軍的進攻。依我之見,我們可在登州的訊息傳到鄆州之前,帶領大批軍士假扮官軍,由孫提轄帶領混入祝家莊,到時候和梁山兄弟裡應外合,打破祝家莊輕而易舉。”
眾人聞言都道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