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盟約簽訂的異常順利。
基本不存在討價還價。
金軍一開始就沒打算遵守盟約。
按照盟約內容,金軍會協助宋軍攻打燕地。
宋軍需向金軍提供一百萬石軍糧還有一百萬貫餉銀。
雙方同時出兵,從南北兩面夾擊燕地。
金軍西路軍出居庸關攻順州,東路軍從平州攻薊州。
宋軍從河東先打真定,隨後從南方抄襲齊軍後路。
戰後,宋朝需向金國贖買金軍控制下的城池。
價格到時候再議。
趙良嗣回到東京,將這份盟約交給了趙佶。
趙佶看了以後也是相當滿意。
隨後便命河東譚稹開始聚集大軍,準備剿滅梁山。
譚稹接到聖旨,便連忙叫來了劉延慶。
劉延慶還是此處的都統制,各路軍馬都受其節制。
出兵之事需跟他商議。
朝廷要聯金攻齊,此事兩人早就已經知道了。
他們其實是反對的。
但聽說此事朝堂諸公全部同意以後,他們又不敢開口了。
劉延慶知道現在宋軍的情況,很難是齊軍的對手。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陽奉陰違。
把大軍開到前線和齊軍對峙,卻不進攻。
等金軍先打。
他們都知道金軍戰力強盛。
若是齊軍北方戰事吃緊,真定府的秦明一定會前往支援,或者準備撤退。
只要他一動,就會漏出破綻,到時候才好成事。
而且秦明手下的兵馬只有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