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很耐心的給他指明瞭去齊州的道路。
連路上居住的旅店幫他介紹了。
免得他錯過了宿頭。
蕭嘉穗很驚異,齊國的這些官員和宋朝的完全不一樣。
宋朝的官員一般架子很大,若不是讀書人跟他們說話,他們一般都是愛答不理的。
眼前此人倒是頗為熱情,只是不知他身居何職,又是什麼功名。
待我問他一問。
“多謝兄臺指路,小弟這裡感激不盡。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站
敢問兄長高姓大名,現居何職?”
“好說,我叫何歡,是應天府留守司下民政處的主管。”
蕭嘉穗不瞭解齊國的官職。
不過聽何歡介紹,也知道這官職是應天留守司下主管民政的要職。
民政一直是當地大員最核心的權力之一。
若是宋朝的官制,民政之權,肯定是由知府或著留守長官親自實行。
此人的職位,應該是應天府留守負責管理民政的副手。
即便如此,地位依舊不低。
由此,蕭嘉穗便猜測齊國採用的是分權制。
一地長官統掌大權。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但其下又有多個副官分別掌控各項具體的事務。
互相之間並非絕對的統屬關係。
這樣便能讓各部分職能更加清晰。
也可以防止大權獨握於一人之手。
後來在齊國的觀察也印證了他的猜測。
這是陸陽採用的分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