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沒想到趙桓只是溜他一溜,根本沒有見他的意思。
黃門官道:“王宰相來的如此之慢,想來是年紀大了。”
王黻立刻就聽出了言外之意:“是是,臣年紀大了,老眼昏花,恐不能再任此職,請尊駕代為通報陛下,許臣辭官還鄉。”
宦官剛進去不一會,便出來道:“准奏。”
王黻嘆了口氣,退出宮去。
他原想著自己沒在明面上犯過什麼大事,皇帝應該不好動自己,卻沒想到皇帝如此記仇,剛剛上位就要對他進行清洗。
王黻不明白的是,趙桓既要清洗奸臣,同樣也是處理趙佶留在朝堂上的殘餘勢力。
所謂一代朝廷一代臣。
皇帝換了,自然要把關鍵位置換成自己的心腹。
怎麼可能留著太上皇的心腹繼續佔據高位,那樣自己的皇位都做不安穩。
王黻連夜回家收拾好了東西,同時遞上了辭官的奏章。
這奏章很快批示。
王黻絲毫不敢停留,天一亮就出城,望家鄉方向逃去。
他以為皇帝只是要拿他的官職,那他就小看了趙桓的殺心。
王黻可是曾經想要搬倒自己,扶持鄆王上位的政敵。
如今趙桓即位了,肯定要照死了整他。
但王黻所做之事,所犯之罪,不外乎媚上欺下,收受賄賂,賣官鬻爵。
這樣的罪名雖然不輕,放在別朝足以處死。
但大宋不一樣,大宋重文抑武,不只表現在官職上,還有犯罪成本。
武將犯了錯,輕則貶官,重則處死。
文臣犯了錯,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流放。
宋朝有規矩,不能殺文官與士大夫。
王黻身為宰相,文官的頂點,不管犯再大的錯,只要不是造反,腦袋還是穩穩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明的不行可以來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