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當時在縣學上課,妹妹在縣裡王大戶家裡當短工,所以才躲過了一劫。
父母去世以後兩兄妹相依為命。
崔文自從經歷了父母去世的事情以後整個人都好像魔怔了一般。
他覺得是自己不夠優秀,不能給父母更好的生活環境,才導致爹孃被西夏人所殺。
他學習越來越努力,同年之中再也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性格越來越孤僻,其他人很難進入到他的心裡。
不過縣學的先生到是對崔文這樣的人十分看重,覺得他是個做學問的人。
找了個機會便推舉了他去府內參加府試。
以他的眼光,只要崔文去了,必能得到生員的名額。
到時候再參加鄉試,說不定有機會入朝為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本應該是如此。
京兆府內有家大戶姓高,家裡是做藥材生意的,會在暗地裡從大宋和西夏兩地之間販運藥材。
馬家莊的馬太公原本是老種經略相公的父親種記的頭號幕僚。
即使馬太公不再擔任官職,告老還鄉,馬家的兒子還在老種幕府之中擔任幕僚。
高家一直想跟馬家拉上關係,但是馬家上面兩代都是標準的官僚,接人待物一片和氣,說話放對密不透風,尤其是看不起商人,這讓高家完全找不到突破的機會。
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馬老太公和馬家的大公子再怎麼為人嚴謹,也終會有軟肋。
馬太公的小妾在他已經四十多歲的時候又給他添了一個小兒子,
古人到五六十歲就已經算很大的年紀了。
四十多歲再得一子完全可以算作老來得子。
馬太公對這個小兒子十分的溺愛,這小公子從小就在莊上橫行霸道,沒人敢惹。
放縱的培養方式讓他覺得自己可以無法無天。
後來馬太公察覺到不對勁,開始進行嚴厲的約束,但是這孩子已經養廢了。
他說的越多,孩子反而越叛逆。
高家就打算從他身上下手,撬開馬家的關係。
馬家的小公子喚作馬支。
吃喝嫖賭,無所不會,鬥雞遛鳥,無所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