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兵馬一到晚上就連夜修補。
甚至已經把靠近東門的所有民宅都給拆了,拿拆下來的木材石料去加固城牆。
盧俊義也明白,單單想靠投石機把城牆轟塌不太現實,而且兵貴神速,他不能再這區區單州耽誤太久。
於是便命大軍在投石機的掩護下登城。
兩隻馬軍在城外遊曳警戒,順便盯著城裡的宋軍,看看他們有沒有逃走的跡象。
武松在前線率領步軍直取城牆。
梁山的攻城武器花樣繁多。
都是由凌振的工坊進行標準化製造,用騾馬將零件運到陣前組裝成型。
有投石機,攻城床弩,飛樓,雲梯,攻城錘。
各種各樣。
城中的領兵的單州兵馬都監還算是懂得一點用兵之道。
哪怕見了梁山兵馬為三缺一,也沒有覺得自己能有生路。
他早就發下命令,說斥候在貌似沒有梁山兵馬屯駐的東門外發現了伏兵的痕跡,徹底斷了軍士們逃跑的念想。
然後命令眾人將靠近城牆的民居全部拆掉,再在城牆腳下挖出一條一步寬,一丈深的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的就是防之梁山透過挖地洞的方法鑽進城裡。
再命手下軍士用拆房子剩下的瓦礫巨石將四座城門完全封死。
梁山想破城,除非強攻。
據城而守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優勢。
雙方軍士戰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攻城方沒有守城方三倍以上的兵力都很難破城。
就算攻破了城池,也是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所以古代大多數的攻城戰,最後很可能會演變成消耗戰。
圍城一方為了儲存實力,往往是圍而不攻,等待城中的糧草補給消耗殆盡,最後便可輕而易舉的拿下城池。
當然,這是建立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梁山兵馬面對東京禁軍,不僅是實力上的壓制,還有心理上的優勢。
現在守城的這位兵馬都監,名叫潘岳。
正是當初的八都監之一,許州兵馬都監李明的副將。
當初李明在陣前被索超所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