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社會的貨幣化程序加快,當各種公共資源都被社會化以後,好單位的福利才顯示出令人咋舌的價值。
最典型的比如福利分房,電力系統的工作三十年,運氣好能分到三四套房子,還都是各個城市的好位置。再比如全免費全疾病覆蓋無違約有牙醫的醫療報銷制度,若是換成商業化的保險的話,月薪過萬的收入是根本買不起的。
而在80年代,衣食住行向來是福利的重點。
某些時候,大家決定削尖腦袋去哪個單位的時候,就取決於單位發不發工作服——如果自己穿不完,改小了給孩子穿也很好啊。
若是食堂裡的飯菜再便宜一點,好一點,那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王良才毫無疑問的被楊銳的實驗室給征服了。
從事業上講,楊銳的實驗室是國內生物實驗室中一等一的,王良才哪怕不要工資都願意加入。而從家庭責任來說,楊銳的實驗室的福利又是一等一的,想想自己下班回家隨便給孩子打包一兩份小菜都是如此的美味,王良才心裡暗暗下定決定,要想辦法留在楊銳遺傳工程實驗室。
想留在楊銳的實驗室,懇切陳情也許是一條路,卻非王良才喜歡與擅長的。
王良才更相信悶頭做事,憑著技術被人搶著要。
最起碼,也得是勤奮做事被人搶著要啊。
當天晚上,王良才就沒回宿舍去。
回去也沒什麼意思,宿舍裡就自己一個人,還得自己費心燒水做飯掃地拖地什麼的,哪裡有在實驗室裡舒服。
如果實驗室的氣味再好聞一點,床再柔軟一點,衛生間再近一點——王良才根本沒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實驗室的氣味好聞,地板上的褥子柔軟,並且離衛生間還近,那它就不是實驗室了。
雖然飯菜好吃,還有人按摩,也不像是實驗室的感覺,但是,誰在乎呢。
王良才覺得這簡直就是自己夢想中的實驗室。
它讓每天工作的十六個小時乃至十八個小時,都顯的沒那麼痛苦。
假如成果再能突出一點,那就真的沒有痛苦了。
剝卵,顯核,去核,注核,類似的步驟,王良才一遍遍的做,期望得到一隻高指標的卵母細胞。
谷強做的實驗,雖然到了注核的步驟,但是,因為前面的細節不夠注意,所以,他得到的只是一隻低指標的卵母細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簡而言之,就是一隻沒什麼卵用的卵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