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你的好運氣,再說了,那時候的論文都是發表在中文期刊的,隔上一兩年,要是沒有人提,就和白髮了一樣。”
楊銳呵呵的笑了兩聲,所謂沒有人提,自然是引用太少,或者說,是短平快的論文沒有發揮出即時效果。
楊銳遂道:“俗話說的好,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我還是挺有信心的。”
許正平愣了一下,使勁咳嗽兩聲,現在的楊銳和曾經的的許正平是不一樣的。曾經的許正平當然可以刷短平快,但刷崩潰了就得認,楊銳的基礎不一樣,短平快刷好了賺,刷崩潰了也無所謂。
“好吧,反正前期籌備好了,先做吧。”許正平無話可說了。
“那實驗計劃就交給您了?”楊銳只是計劃了專案組成,標記了專案要求,至於具體怎麼做,他並沒有規定。
反正又是一個短平快的專案,許正平如果願意做,他也能設計的清楚。
而且,許正平肯定也不會像是孫汝嶽等學生那樣,願意做實驗狗的工作。
“沒問題,實驗交給我就好了。”許正平微笑著攬下了這份合作工。
楊銳diandian頭,道:“實驗必須是唐集中實驗室的名義,我做通訊作者,沒問題吧。”
“你的專案,你的通訊作者。”許正平的表情都沒什麼變化。
給錢的是大爺,科研領域也是如此。公司出了科研經費,研究出來的專利就要給公司,政府出的科研經費,研究過程和成果就要供國家管制,而楊銳身為專案組的負責人,不管許正平的職級如何,拿走通訊作者都是理所當然的。
而從許正平的角度來說,第一作者也有第一作者的好,最起碼,省下了經費和申請專案的麻煩事。
楊銳能開專案,一方面是他受重視,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錢。
許正平沒有這樣的條件,甚至連自己的實驗組都有dian撐不住,也就只能四處打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許正平應該算是科研僱傭兵。
除了沒有充足的積累之外,許正平的專業能力毋庸置疑。
不到一個星期,一篇《細胞超微結構和功能》的論文就成功出籠了。
許正平不驕不躁的讓楊銳審閱了論文,簽上名字,裝入信封袋子,謙虛的道:“前期準備做得好,我這邊也挺順利的,這篇論文,你計劃發到哪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一篇論文有通訊作者的時候,通訊作者就是老闆了,理所當然的,論文的發表,期刊社與作者的聯絡,也都掌握在通訊作者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