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傳統媒體佔據所有話語權的年代裡,一則新聞聯播裡的簡訊,威力比一枚航空炸彈要大的多,尤其是可能引起討論的新聞話題,更是所有人都要慎之再慎。
很少有人能在強曝光下,對放大鏡的觀察視若無睹。
何況,查院長也不是純潔無垢的偶像派小仙女。
查院長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倒臺了。
他的免職待查,也變成了提前退休,比趙主任的結果好一些,可就他的年紀來說,這個結果也真的談不上好。
章樂山連海市蜃樓般的靠山都沒有了,也就只能乖乖的離開京城,而且做好永遠都不回來的準備。
……
河東省醫藥技術開發區。
田世昌端著自己的飯盆,和同事們一起去吃晚餐。
拒年齡不大,田世昌卻被擁簇在中間,眾星捧月的走著。
這年頭,工人最重要的資本就是技術,好技術的工人,不管是在廠裡還是工友中,都有極高的威信。尤其是醫藥工廠這樣的高技術工廠,技術就顯的更重要了。
田世昌很喜歡這種氣氛,在西捷工廠一年多的經驗,讓他變的炙手可熱。
華銳製藥目前招的人很少,要求也很高,基本都得高中以上學歷,就目前來說,已經稱得上是高學歷的要求了。這些年輕人也都很想學些本事,每日裡除了日常培訓以外,就是拉著田世昌說話。
“哎,你們看這個通知。”走在最右側的年輕人的叫聲讓大隊人馬停了下來。
“通知什麼的?”
“看電影吧。”
“別又是停電了。”
“就不能想點好的。”
人一多就容易亂哄哄的,田世昌也擠過去,爬在別人背上看,一群人打打鬧鬧的很是歡愉。
“特別通知,今天中午十二點,全樹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集體觀看學習中央一套播出的紀錄片――《楊銳與諾貝爾獎》……”一人大聲讀出了通知上的話。
田世昌有些吃驚的盯著通知,自己又看了一遍。
“老田,楊銳就是你認識的楊銳吧?”都是在一起學習生活的工友,自然知道田世昌最佩服的就是楊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