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談技術是可以私下裡慢慢談的……那麼,弗蘭奇的邀請,是不是一次伏擊呢?
楊銳重新整理自己目前釋出的技術,西捷工廠用的輔酶q10的提燃術且不用說,到明年就該過時了,如果日本廠商的動作快一dian,錢用的多一dian,現在落後都有可能。
植物提取法生產輔酶q10自然是現在的先進技術,但楊銳並未完全釋出,尤其是重要的部分,連論文都未發表。
如此一篩選,那就只有一項技術露在表面了:精製茄尼醇。
這項技術,他不光完成了整體闡述,而且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和專利壁壘。
借用香港華銳製藥公司的殼子,楊銳可以透過這個自由港,很輕易的申請各種專利。
就像是30年後的中國一樣,80年代的香港,滿街都是專利中介和法律中介,而在大部分的國家申請專利,都用不著等到專利審批下來,只要遞交了申請,它就是有效的。
某些大型製藥公司,還特意申請專利,而不去透過,以形成專利潛水艇,對競爭對手造成殺傷。
楊銳肯定,捷利康願意為此出一個好價錢。
茄尼醇可是好東西,它能生產的不僅有輔酶q10,還有一系列的新藥,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新發展的抗癌藥物,其中有多種生產流程中,是需要茄尼醇的。
不過,粗製茄尼醇是不能用來製藥的,而精製茄尼醇的成本,從來都不低。
楊銳的新技術,不僅能夠省下一大筆錢,而且能夠增加產量,進而增加營收。
畢竟,用菸葉生產的茄尼醇,原料的來源有限,想提高產量,新的提純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採取正經的談判方式,以楊銳上一次的表現來說,捷利康肯定出一個大價錢……
相反,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伏擊楊銳,說不定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楊銳不壞惡意的想,像是捷利康這樣的大型製藥公司,如果能透過某種渠道,掌握了自己手裡的技術,說不定連專利都會罔顧。
專利官司是最煩人的官司之一,就他手裡的十多萬美元,還不夠一年的庭審費用呢,根本用不著法庭審判,這個過程就能拖死他。
可惜,論文終究是不能作為生產指導的,而在這種時候,站在時間另一端的是捷利康。
他們不會放棄賺錢的技術,幹看著它被淘汰的。
“韓大姐,自助餐我不去吃了。”楊銳不管有沒有埋伏,都不想順著這個順序走下去。
韓大姐琢磨了一下“自助餐”的意思,詫異的問:“怎麼不去了。”
“有dian事情要做,對了,韓大姐,如果捷利康和你們合作,你覺得多久能正式投產?”
“那要看是什麼裝置和生產流程了,你怎麼問這個。”
“我覺得,你們做原料廠反而比做製劑廠有機會。”楊銳接著道:“天津製藥二廠正式投產了嗎?他們用了多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個月閣。”
“同樣的裝置,你們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