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幾個侄子侄女外甥兒,好奇的拉著楊銳,問他怎麼跑到了電視裡面。
中午一頓飯就吃到了三點鐘。
喝醉的人陸陸續續的找房間去睡覺了,有沒喝酒的也是飽腹後的春困。
楊銳一口氣睡到了五點鐘,睡醒了,就見廚房裡又有人忙碌的做起了飯。
“晚上喝粥吃饅頭,還有剩菜,你想吃啥就報名。”銳媽見楊銳起來了,在圍裙上擦擦手出來,利落的說了一聲。
“水煮魚。”楊銳立即舉手。
銳媽眼睛一瞪:“讓你隨便說兩個菜,沒讓你點大菜。”
“人家都上央視露臉了,還不給吃個大菜。”二舅母宋雁笑道:“沒事,我給楊銳找條魚。”
宋雁是南湖貨運段主任,向來是家裡最能辦事的親戚。
她中午也喝了不少酒,此時在院子裡的水池邊洗了把臉,道:“我去打個電話,讓人送一條好魚過來。”
銳媽笑道:“一條可不夠,起碼得三條。”
“水庫魚可不是一條就夠了?”
“有大水庫魚?”
“洪山水庫裡有不少大青魚,我問問看,他們這一天到處送禮,也不給我們河東省識開發區的新任區長送條魚,沒眼力價。”宋雁開著玩笑話,就進房間裡去打電話了。
85年,一般的家庭可是沒電話的,但條件再差的鄉鎮,只要能安裝電話的,鄉黨委書記家裡就不會沒有。
宋雁是鐵老大家的中層幹部,難得又坐在貨運段一把手的位置上,在整個南湖市都很吃得開,不管是地方上的國企,還是洪山水庫這樣的半事業單位,都很買她的賬。
反而是西寨子鄉這樣的鄉政府,往往要求著水庫辦事,土皇帝不到人家頭上。
一會兒,宋雁就打了電話出來,笑道:“他們有現成的大青魚,一條15斤,一條12斤,我說咱們人多,都送過來。”
“哪裡吃得了這麼多。”銳媽笑道:“中午剩下的還得吃完,總不能浪費了吧。”
“咱們有小40號人呢,20多斤魚怎麼會吃不完。”宋雁說著又道:“我說是給楊銳慶祝做席,水庫的人不光送魚過來,還送人一起來。”
“送人?”
“他們有專門做魚的大師傅,片的魚能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