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說,姜志軍稍微有些輕鬆了,道:“也不是不行,我去問問好了。”
姜志軍現在也約莫的感受到了技術的價值,同樣有些願意掌握技術了。
實驗室內。
現在能做胚胎分割的依然只有谷強在內的少數幾個人,谷強的動作最快,揮手間就能完成一例,比小學生做個課間操還簡單。
除了谷強之外的其他幾個人就沒那麼利落了,最慢的要做三四十分鐘,精力耗費的也多,一天做不了多少例。
不過,總的進度還是不錯的,七八個人邊做邊學,速度也是漸漸加快的,這原本就是一個熟練性的工作,以前的時候,研究員接觸不到多少胚胎移植的實驗,自然是做的極慢,手生導致機會更少,只有谷強這樣的實驗天才,才會越做越熟練,越做越多。
現在有了大量的素材,哪怕開始做的成功率有點低,後面還是漸漸起來了。
這稍微有些出乎楊銳的意料,但他也沒什麼意見。
總得給研究員練手的機會,大家之所以為遺傳工程實驗室的壯大而興高采烈,也就是因為越好的實驗室,有越多的機會,包括利益上的,也包括實踐上的。
要是普通的實驗室,好不容易弄一兩個牛的胚胎來做分割,自然只有谷強這樣的選手才有上手的資格,就是一個月前的遺傳工程實驗室,也是如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就目前,遺傳工程實驗室的第一批實驗,已經是一口氣要分割差不多2000個胚胎,谷強累死了也完成不了,那不給願意做的研究員機會也不可能。
事實上,在場的不光有遺傳工程實驗室的研究員,還有中牧派來的獸醫研究所的研究員,楊銳基本是敞開了大門,讓他們享受實驗材料——當然,順便做出的成果,是屬於遺傳工程實驗室的。
姜志軍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有些著急。
趁著一個空擋,姜志軍就來到楊銳身邊,道:“楊主任,您這可不公平,我們派來的技術員還沒學到啥呢,您就開始直接教中牧的人了?”
“你們的人基礎都沒學好呢,想做胚胎分割也不行。”楊銳解釋的很不用心。
姜志軍氣道:“這樣也不行啊,到時候中牧的人都學會了,我們還玩什麼?”
“你們是做技術服務公司,但也不是隻能做技術服務。再說了,他們只是學會了操作,手裡沒有材料,也是白搭。”
姜志軍不明所以的問:“材料?什麼材料?”
“超數排卵用的外源激素,胚胎分割用的試劑,冷凍的時候用的平衡液,解凍的時候用的解凍液。”楊銳隨便數了幾個,道:“現在能提供這些材料的,基本只有我們,中牧光學了點皮毛,沒有幾年的用心研究,學不會這些東西的。”
就國內目前的環境,專利壁壘是沒有用的,技術壁壘也不能靠人,真正可供依靠的門檻,仍然是平衡液、冷凍液這樣的試劑。
試劑是很複雜的東西,不僅有成分上的問題,還有比例上的問題,甚至不同廠商不同濃度的試劑,採用不同的順序新增,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要在實驗室裡解決試劑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實驗室解決一部分,實踐中再做記錄,嘗試解決剩下的問題,或者憑運氣做改進。
楊銳拿出的試劑,都是後世工廠用了多年時間,嘗試出來的成熟配方,是中牧等公司短期內無法仿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