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水平咱們不討論,你知道在國外期刊發表文章的流程嗎?”
“你知道?”魏振學反問。
“知道一dian,像是生物類的,你得隨同稿件寄一封投稿信,裡面需要向編輯說明有關作者和論文的背景資訊,比如說我,就是中國一所鄉鎮中學的高中生,你說這樣的論文,能有多大機率送審?”
“你還真知道?”魏振學真的驚到了,這年月沒有網路,八卦傳的快,專業訊息卻是很閉塞的。
楊銳不給這傢伙解釋,擺擺手道:“這篇論文也不像你說的,證明了人家的錯誤,只是更精確了,就像是把圓周率從3。14推到了3。141一樣……”
“圓周率從3。14到3。141是多大的事,就你小子,好意思這麼比喻嗎?”魏振學的嘲諷屬性再次發作,把楊銳給氣笑了。
對這種賣逗中年,正確的做法是把他看作是幼兒園學歷,讓其獨自賣逗,過一陣子就好了。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魏振學又湊了上來:“沒見你查專業資料啊,裡面有些資料還編的像模像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銳心說:這是我腦海裡記下的資料。
放下手裡裝樣子的英文字典,楊銳乾脆道:“你要是真想知道我這篇文章怎麼樣,我有個主意。”
“啥主意?”賣逗中年警覺的看向楊銳。
“我要借用一臺紫外分光光度計,你能幫我找來嗎?”楊銳語氣輕鬆。他也不是全指望魏振學,從西堡肉聯廠開一張介紹信,再準備百來塊錢,在河東省內找一臺紫外分光光度計總是能做到的。不過,這又要給大舅等人解釋一圈,麻煩總是少不了的。
魏振學做有機化學的,平時也沒少接觸這個,笑道:“這個好辦,你把要測的樣品準備好,我寫一封信寄到煤科院,用他們的就行了。不過,實驗費還得給,最多我讓人家給你算便宜dian。”
“我是想自己測,不是寄樣品的這種。”
“那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區別了。”
魏振學等了半天,見他還不解釋,只能問:“有什麼區別?”
楊銳心裡唸叨了一句“情商負數”,搖頭道:“這個論文總共就是兩部分要dian,第一是推斷50年代的外國文獻有疏漏並證明,第二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重新測定q10的吸光度。如果我把樣品寄給對方,這篇論文就有一半是對方完成的了。”
“他們只是按你的要求測了一遍,怎麼就叫有一半完成了?”魏振學的情商像是跳崖了似的,越落越快。
楊銳嘆氣:“我如果是正規機構裡的研究員,當然沒關係。可我就是一個高中生,如果有其他研究員幫我完成了其中各一部分工作,肯定會有人懷疑論文不是我寫的。不注意細節的話,會讓人說閒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