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分鐘。
五分鐘。
十分鐘。
二十分鐘過去,仍然沒有人說話,聚集了數十人的會議室,保持著令人驚詫的沉默。
這樣一篇論文,若是粗讀或瀏覽的話,只需要十分鐘或者更少。
事實上,一拿到論文的時候,有一半的人都是如此做的。
這幾乎是一種習慣,對於每天都要看大量文獻的學者來說,閱讀每一篇重要論文差不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首先進行粗讀或瀏覽,之後再決定是否細讀是節省時間所必須的。
而在十分鐘或者十分鐘以後,選擇了粗讀或瀏覽的老師,又翻到第一頁重讀起來。
這顯然是一篇值得細度的論文。
而且,身為北大的教授或副教授,在場的老師,還能看到比常人更多的資訊。
那是沒有寫在文字中,卻流淌於字裡行間的掙扎與拮据。
拮据並不一定是缺錢的,當然,缺錢一定是拮据的,但在研究過程中,資金充足只是最基礎的條件。
而在充足的資金之上,還要有順暢的花錢途徑,才不至於拮据。
而在楊銳的論文中,誘變果蠅細胞需要果蠅,若是看著歐美的參考資料做,最好的辦法是購買親代果蠅,然後在專業用具的幫助下,自己培養。
然而,國內卻沒有那麼方便購買到想要的果蠅和專業用具,於是,自己培養的不止是子代果蠅,還需要確定親代果蠅的狀態,於是,楊銳的參考文獻裡,出現了中文期刊的文章。
類似的情況還有克隆突變基因時所需的各種試劑,歐美研究員都是習慣從生物公司購買現成的,就像是後世的國內實驗室也一樣,這樣做最簡單,試劑的性質可追蹤。
然而,不是所有的試劑都適合採購和運送回北京的,沒有又必須要用的試劑,楊銳就得自己合成出來。這些選擇試劑的內容,自然不用發表在正文中,但在參考文獻的一欄裡,卻是添上了有關試劑合成的論文。
這種拮据不是中國特有的拮据,它是所有不發達地區的研究者所面臨的問題。
而楊銳所暴露出來的掙扎,也不是真實的掙扎,而是每一次選擇前的自我懷疑。
在一次實驗就可能毀掉幾個月成果的科研世界,再成功的學者,也擺脫不了濃郁的自我懷疑。
而在中國,所有偉大的發現,都是在拮据和掙扎之後創生的。
老師們默契的坐在椅子上,或者看手裡的論文,或者看那些看論文的人。
這有dian像是國旗下的肅靜,既有外表的沉靜,又有內心的激盪,更多的是尊重與自重,還有同宗同種的自豪。
……<>
喜歡重生之神級學霸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