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資料閱讀起來,雖然不至於像課本一樣生澀,但裡面的新東西一樣不少。
正常來說,為了籌備一個專案,提前一兩個月閱讀資料都算是少的。
許正平說是五天閱讀完成,那是吐血大甩賣,也是太過於興奮了。
而且,楊銳完成了主要工作,對他也是一個刺激。
楊銳身為專案負責人,之所以佔著通訊作者的位置,還能拿走一個並列第一作者,就是因為他肩負著最大的責任,尋找研究方向。
用局外人的思維模式,找一個專案似乎是很容易的。的確,高大上的專案是很多的,登陸火星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又有價值又有意義的專案,然而,這樣的專案對於楊銳等人,卻沒有實際聯絡。
正常的科研,就是一diandian的蹭出來的。
好像研究三角形,先要研究特殊的等邊直角三角形,然後再研究相對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接著是另類特殊的正三角形,以及相對特殊的等邊三角形……誰要是上頭就想證明莫利定理,這是個人選擇,玩一輩子都可以,但是,如果連等邊直角三角形都沒研究出來,莫利定理的美妙與證明困難也就無從說起了。
當然,知道研究三角形,知道要研究等邊直角三角形還是幸福的,最最正常的科研,是連研究什麼都不知道。
天底下是有很多值得和需要研究的東西,但是,登陸火星這種不算的話,剩下的就不多了。
很多研究者每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必須思考這個問題,而在沒有專案的時候,好dian子也許會像井噴一樣蹦出來。
然而,臆想的“好”是不是真的好,還需要再驗證。
如果是在21世紀,搜尋文獻資料庫還是比較簡單的,結果通常也是比較簡單的,一般來說,99的好dian子,要麼被人做過了,要麼發現不能做。
不能做的原因是千奇百怪的,比如說,有側面論證說,這個dian子是餿的;比如說,有側面論證說,我他孃的做了個類似實驗花了10萬;比如說,有側面論證說,這一套實驗難的能傳染痛經……
偶爾,也會有一些好dian子被證明是真的好。
比如說p的創始人穆里斯同學,他設想的用聚合酶鏈反應,被許多同事認為,肯定做不出結果,否則前人肯定做出來了。
結果,確實做得出結果,而且前人真沒做過。
於是,穆里斯拿到了所有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
倒黴的人也不是沒有。虐了大學生千百遍的拉格朗日,在他十八歲的時候,也就是普通中國學生讀大一的那一年,用牛頓二項式定理,解決了兩函式乘積的高階微商的問題,還用拉丁文寫成論文,寄給了尤拉。
不久後,拉格朗日同學得到了回覆:你所做的研究,已經在半個世紀前,被萊布尼茲完成了,讓你寫論文之前不查資料,白瞎了吧。
所以,拉格朗日在18歲的時候,與18歲的中國大學生有一樁事是相同的,他們都曾面朝天空,高聲疾呼:去你孃的萊布尼茨!
許正平不想罵娘,所以他每次開啟專案,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查閱大量的資料。
現在,這項工作竟然被楊銳完成了,給許正平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不是一星半dian。
雖然實驗室老闆就是做這項工作的,但楊銳是否能做好,許正平還是略有疑惑的。
“就從資料裡找答案吧。”許正平俯視著八個大箱子,也是幹勁十足。
……<>
喜歡重生之神級學霸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