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副教授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其中。
教授們都乾坐著,並不準備回答問題,以免丟臉程度增加。
楊銳慢慢的放慢了問題的節奏。
再次問出一個化學交聯法的小問題以後,楊銳向蔡教授笑著dian了dian頭。
“這個意思,是說我們及格了嗎?”副教授許正平突然問了這麼一句出來。
漫長寂靜三秒鐘,繼而是鬨堂大笑。
唐集中更是笑的前仰後合,指著許正平道:“說的好,要我說,你能得70分。”
被學生考校了的教授和副教授們,主要是副教授們,或者面現無奈,或者也悄然笑了起來。
楊銳莞爾,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許正平,在之前的問答中,許正平的表現屬於中上水平,對楊銳來說,這就足夠了。
一次測試不能說明問題,科研本來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楊銳想了一下,直接問了出來:“許教授,你願意加入我的實驗室嗎?”
“加入”是個很明確的詞。
會議室內的笑聲陡然消失。
富教授斜眼看了看楊銳,心想:真敢啊!
許正平猶豫了一下,道:“我考慮一下吧。”
沒有明確的拒絕,對楊銳來說是個好答案,稍微有dian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也沒有出乎太多。
“好吧,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蔡教授有dian意外於楊銳的鋒利,而會議的結果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雖然準備要建立一個新的實驗室了,但具體的組成,蔡教授並不想現在就決定。
楊銳很能理解的站了起來。
聲望都是論文和成果刷出來的,歐美國家也普遍認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不靠譜,但是,只要有真本事,一篇篇的論文完全可以遮掩住年齡的劣勢,甚至讓劣勢變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