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大同小異的,除此以外,稍微有點價值的是毛遂自薦式的信,出於某種考慮,許正平等人將此決定權交還給了楊銳。
&nb毛遂自薦在國內很是流行了一段時間,如果以為國人羞澀而不善於表達,那實在是一種誤解,尤其是喧囂的80年代,希望脫離禁錮的人們,對於推銷自己,有著不同尋常的理解。
&nb郵寄信件甚至坐車到期望的單位去做自我介紹的,屢見不鮮,一些後世的明星、主持人、學者和商人,都有相類似的經歷。
&nb當然,毛遂自薦的都是知識分子,要麼有技術,要麼有文章,要麼有學歷,尤其是深圳等特區,也確實是求賢若渴。
&nb但楊銳的挑選標準,卻是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潛力股小牛和110個小時的工作指標兩項,就能刷掉大把的人。離子通道實驗室如今每年能拿到兩三百萬元人民幣的經費,已經是國內一流的資料了,但這麼多錢,也只夠養?位數的學者,所以,僅僅是有天賦或者夠勤奮,已經不足以進入離子通道實驗室了。
&nb楊銳在腦海中搜尋一遍,沒有找到相對應的名字,就草草的瀏覽了一遍信件,再一股腦的塞了回去。
&nb抬起頭來,許正平仍然在看他的稿子。
&nb“怎麼樣?”楊銳問。
&nb“挺明白的。”許正平一頁一頁的往後翻。
&nb楊銳問:“會不會太白?”
&nb“白?”
&nb楊銳笑了一下,說:“差不多就是太淺的意思。”
&nb許正平點頭又搖頭,道:“淺是挺淺,但看著是挺好用的,你從哪找到的這麼多資料?”
&nb顧名思義,《藥效學實驗方法》就是各種實驗方法的編撰,它和方法論是兩個概念。說起來,其實有點像是中學時的實驗指南。
&nb其中的實驗方法,並不要求是作者原創,只要註明出處就可以了。
&nb當然,純粹的總結也是不好看的,一般來說,實驗方法類的書,總有個一成半成的,是由作者原創的。最常見的情況,則是作者對某反面極熟悉,而有相應的偏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nb這種書的內容自然是極淺的,但應用性非常強。
&nb85年的中國可沒有網際網路,全世界都沒有好的資料處理方案,所以,包括學者在內,大家都很注意蒐集各種資料集合。
&nb像是藥效學實驗方法,用不著的人自然是不予關注的,但對於正在做藥理藥效的實驗的學者來說,能夠查閱並訂正各種實驗方法,也是蠻重要的。
&nb就g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