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健身器,有劃線的籃球場的。”蘇毅摸著又短又密的短髮,憨笑道:“聽說河東省內,只有河東大學買了健身器,還是從外國運回來的,報了健身隊就能用。你說,北京的大學是不是一樣的規矩?”
“你要是就為了健身器?這個要求有dian難,不好確定呀。不過,京城的大學條件肯定比河東強的多。”楊銳說著道:“你覺得自己能考多少?”
“我上次月考是350分,我想著,到高考的時候,也許能再增加一dian。”和大多數學生一樣,蘇毅並不知道自己能增加多少分,或者減少多少分。複習是一回事,判斷進度是另一回事。
楊銳拿出自己的小本子,他在補習學校裡的習慣,總是要記錄學生們的情況,只有這樣,當憤怒或不滿足的家長出現的時候,補習老師才有話可說。
不過,楊銳從來不給人看自己的小本子,他掃了一遍蘇毅的記錄,默算了一下,道:“要是按照現在的長分速度,你到380分比較容易,400分就得再用力了。”
“怎麼用力?”
“做更多的題。”楊銳露出邪惡的笑。
“更多?”蘇毅有dian畏懼的呲牙。
“400分以上,你就可以選去河東大學,或者去外地讀大學。380分,你就沒的選,只能找一個省內的普通大學來讀。”楊銳頓了一下,接著道:“接下來大半年,每天增加30的題量,能做到,就能過400分,否則,就看運氣了。”
鴻睿班的教室,楊銳就坐在靠窗的位置,和其他學生一樣看書做題。當需要他上課或者解題的時候,楊銳就上臺去,但有時候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說話。
所以,銳學組的成員很熟悉這種談話模式,即刻有人道:“咱們現在每天都做那麼多題,再增加30的題量才能考400分,那些考五六百分的人是怎麼考的?”
經過77年和78年的混亂,到了80年代,高考的金字塔尖依舊存在。目前分數要求最高的中科大要550分才敢報,清華和北大低一些,但也得530分的樣子,某些專業高到580分乃至600分,足夠讓一切學渣絕望。同在四大的還有人大,因為是文科領先的學校,它的競爭反而更加激烈,文科錄取線經常達到550乃至570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幾個月以前還只能考300分的學生們來說,怎麼考到500分甚至600分,實在是個謎題。
楊銳對此也很無奈,見不少人都好奇的看過來,於是站起靠在窗臺上,稍微大聲一些,道:“考500分的人,都是初中高中就做了無數題的人,以前沒做到的人,現在就得補課,補到500分自然很難。當然,看你付出多少了。”
“那要增加多少題量,能考500分?”這次問的是劉珊,她跳級過,也復讀過,顯然符合初中和高中做過題的標準。
楊銳這次不用看小本子,即道:“增加30的題量,運氣好的話,你也許能考500分。比起來,李學工達到450分以上的機率更高。”
曹寶明“呦”的一聲,隔空拍拍李學工的脊背,笑道:“你能到450分啊!”
李學工不善言辭,笑了一下,繼續低頭做題。他以前就是回爐班裡成績最好的,現在仍然是僅次於楊銳的高分選手。
劉珊不甘心的道:“那我增加多少題量,能考到5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