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銳一點畏難之心都沒有。
他吃飽穿暖,有牛肉吃,有定製風衣穿,想坐車坐車,想騎腳踏車騎腳踏車,他還存了兩屋子的郵票,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價值不菲的專利技術。
即使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引物設計中,即使要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楊銳也不覺得畏難。
更何況,他並不是一個人在工作。
遺傳工程實驗室終究是楊銳掌權,而遺傳工程實驗室裡的8名研究員,也是難能可貴的幫手。
後世做引物設計的學者不好,許多生物專家都有做引物設計的經驗,的確,他們有更多的技術手段和資料做後盾,但做此等研究的學者,能有一名助手就算是不錯了,想要8名專業的科研人員每週付出110個小時來幫忙,那是想都不用想。
終究,科學之神還是聽到了楊銳的祈禱,在吸食了8名研究員的血淚和時間以後,給予了遺傳工程實驗室以回饋,稍稍的彌補了技術和裝置上的缺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楊銳唯一能夠保證的,也就是讓自己的研究員們,不至於困苦。
儘管他不能給公立實驗室的研究員們以額外的工資,但是,學著現在的國企們那樣,多來些福利,總歸是簡單的。
像是中牧這樣的企業,也很願意滿足楊銳的要求。
趁著研究員們圍在實驗桌前的時間,楊銳打了幾個電話,並回轉過來,笑道:“我向梅局長、鐵局長還有屈場長他們報了喜,約定之後請他們來看演示。另外,梅局長答應給咱們再提供一頭牛做賀禮,當然,是宰殺好的。”
實驗室裡的研究員們都笑了起來。
“梅局長好人,又送牛肉。”
“我們家裡上次的牛肉還沒吃完呢。”
“你不懂吃,我給你說,中牧送的都是肥牛,你不要光是煮,用烤箱也好吃。就是咱們冬天燒暖氣的爐子,你們家的有沒有帶烤箱?”
說到吃的時候,實驗桌上的氣氛頓時變的和諧起來。
楊銳亦是笑容滿面,等幾個人依次看過實驗記錄,就示意再次開啟電泳儀。
引物是用肉眼看不見的,弱一點的顯微鏡也別指望,再者,就是看見了也不能判斷actg,所以,驗證引物是否成功的方式就是凝膠成像,用生物實驗室裡的話來說,就是跑電泳。
電泳不光能看出引物是否符合要求,還能看出引物的效能如何,也就是所謂的特異性。
楊銳剛才已經做過了一遍,此時就將工作交給了谷強,讓他再檢驗一遍。
谷強的實驗操作強的不行,準確性比楊銳高一個數量級都不誇張,大家也更相信他的操作,一個個注視著谷強的動作,又再次緊張起來。
楊銳也莫名的有些緊張。
實驗室裡出現假陽性的資料再正常不過了,材料被汙染,或者操作失誤等等情況層出不窮,著名的青黴素,其實就是試驗用的培養皿被汙染了,落在某些實驗室裡,當場就得有實驗狗上祭壇吊起來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