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輔導員的就是這樣,放任自流四年也是過,認真工作四年也是過,最要緊的就是滿足領導的要求。
蔡院士並不放心,再多囑咐了兩句。
楊銳的水平在目前的生物系裡不能說是ding尖,但也算得上一流了。如果是學校老師做到這一步的話,做院系主任的就要忙著幫他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國內的科研界雖然窮,但在國內現下的環境裡,保證一流科研工作者的生活還是沒問題的,有時候,國內的研究員過的還比國外好。
當然,在80年代的社會氣氛裡,科研人員要富裕是不可能的,能達到富足就很不錯了,但比國外好的是政治待遇高,國外的研究員可能請不起律師,國內的研究員甚至能解決家屬的工作,甚至讓組織給解決物件問題等等。
蔡院士也習慣了給幫學者們解決各種生活問題,北大的學者中不乏留學自國外,或者乾脆就是從國外回來的,要將這些人留下來,給不起錢,自然要想方設法的給予補償。
楊銳的情況特殊,蔡院士還是儘量用常規方式解決問題。
他只當楊銳是在玩寡聚核苷酸,又在離子通道實驗室弄基因測序和蛋白質相互作用――楊銳成立的第三個克隆組太遙遠,根本不會寫在計劃書和專案書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擴大後的離子通道實驗室的規模也擴充套件了,楊銳作為專案負責人,設計出漂亮的專案進度並不困難,可行性也相當不錯。事實上,有兩條小牛加許正平這頭老黃牛,再加上楊銳確定專案和方向,離子通道實驗室完全可以順利的發展下去。
蔡院士目前看到的計劃書和進度書,正是楊銳的強項,因此被蔡院士大加讚賞。
華銳實驗室的論文也加強了他的感受,讓蔡院士再次提高了對楊銳的重視。
柏善文不理解過程,但聽的明白意思,他現在知道,人家楊銳的確沒有告狀的意思,人家是向蔡院長報告工作。
“我知道了,回去以後,我一定想辦法減輕楊銳同學的負擔。”柏善文已經恨不得賭咒發誓了。
蔡院士這才滿意的dian頭,徑自走了。
柏善文擦擦眼角,望著蔡院士的背影,突然想:我什麼時候能給院長直接彙報工作呀,楊銳都能給院長彙報工作了,唉……
楊銳在校園裡一日遊,也等不及去欣賞奧運健兒回國的英姿,也來不及去管學校裡的各種歡迎儀式,轉頭就返回了華銳實驗室。
實驗室裡,剛剛積累出了兩盒飯的寡聚核苷酸――拒是花了近百萬美元的高大上實驗室,但像是電影裡演的那樣,各種高階專業的器皿,中國人是用不起的,現在用不起,30年後仍然用不起。
美國的ding級實驗室裡或許有全套的高階專業器皿,中國的實驗室就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了,能用一塊錢飯盒裝的原料,肯定是不會用幾百美元的容器了。
楊銳雖然是土豪,畢竟也就是普通豪,對容器的要求也不高。
何況,兩盒飯的寡聚核苷酸,雖然積累了一天多,交到楊銳手裡,也就比一天的用量稍微寬裕些罷了。
楊銳刷刷的忙碌一天,稍微加快一dian進度,就將之消耗的乾乾淨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