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級學霸志鳥村> 第1206章 微乎其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6章 微乎其微 (1 / 3)

蘇先凱越做越是熟練,很快成為了牛視紫紅質蛋白的專家級人士。

實驗室的生活其實就是這樣,當實驗室剛剛開始決定做什麼的時候,參與者其實大部分是兩眼一抹黑的,只能在後面的研究中邊做邊學。

這大概與普通人想象的不太一樣,或者說,與產業界和政界生活截然不同。

產業界和政界最習慣的工作方式,重複大約要算作其中之一。例如一傢俬企,他最想要的職員,是有經驗的職員。什麼樣的經驗?做過某某專案,或者熟悉於某某工作,從而方便重複的經驗。

但在學界,就並非如此了。

除了一些小實驗室或個人會長年累月的做某種專案之外,學術界的拓展要求,或者說,開闢新領域的要求要高的多。

所以,大部分的學界研究員,其實是處於一種終生學習,並不斷的嘗試新專案和新工作的狀態。

高階些的實驗室就更加如此了,做的不說永遠是前沿科學,總歸都是些新鮮玩意兒,這些東西中,免不了有熟悉的,但免不了也有生僻的。

遇到生僻就學著做,自己讀書或者實驗訓練,最終做熟了,一個專案也可能結束了,然後再迴圈重複。

蘇先凱以前沒有做過牛視紫紅質蛋白,全世界做過的都不多,要說學習,也沒有地方去學習,學校裡教兩三種蛋白質就算不錯了,要是每種都教,不說教材能不能編的出來,沒有個千兒八百年的壽命,這種事就不用考慮了。

但是,沒有學過也得做,就自己琢磨著做,是最常見的情況。

重複實驗的效果之一也是學習的效率超高,如果是後進的跟隨者實驗室,透過各種重複實驗練兵是最划算的。

當然,琢磨和學習,也是有方向的。

假如沒有楊銳的限制,蘇先凱更傾向的學習方向,是對牛視紫紅質蛋白本身的深入研究,瞭解它的工作機理和作用。

然而,楊銳的命令卻是單純的令人厭倦。

永遠都是單純的增產。

兩倍的時候增產。

五倍的時候增產。

十倍的時候,命令竟然還是增產。

蘇先凱的研究方向,也只能是不斷的增產了。

對於生物學家來說,增產向來不是什麼神秘的話題,越小的單位越是如此。譬如經常用做範例的青黴素,在50年代初的時候,全中國產量是幾十公斤,以至於20萬單位的青黴素,售價就達到了一兩黃金的程度,到80年代,中國的青黴素產量是多少呢?數百……單位是噸,面向患者的定價,也降到了一兩毛錢一瓶。

無他,青黴素的產量打滾兒的往上長造成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