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年的呼吸也略顯急促。
總分平均增加了50分?這比單科增加50分還要令人吃驚,因為單科的分數上升有極限,正常學生達到90的分數就會遭遇瓶頸,滿分所耗費的精力要比90多上數倍。
平均加分就不同了,就現在不到平均線的分數,到高考的時候,再增加幾十分都是有可能的。
半個小時後,莊牧生拿著政治和語文的分數回來,喊道:“來個人加總分。”
兩名會用算盤的老師主動幫忙。
一會兒,三個專案都算了出來。
莊牧生當場唸了出來:“語文平均分增加4分,政治少了5分,總分算下來,全年級平均提升20分,銳學組的平均提升52分。”
二十多名老師齊齊吸氣。
平均分增加52分,這絕對超出他們的理解範疇了。
實際上,如果復讀就能加分,回爐班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老生了。
在正常年份,復讀的老生只有六成人的分數能提高,提高超過20分的連一成都不到,那是要真的下了苦功,而且開竅了才能做到的。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銳學組的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差距。
別看全年級的平均分提升了20分,可大家都明白,那是被銳學組拉上去的。
這種同在一個學校,甚至同在一個班,卻相差如此多分數的情況,實在令人無法置信。
“銳學組的平均分是多少?”趙丹年是個結果至上的人,想的還沒其他老師多。
莊牧生低頭,深吸一口氣,道:“330分。”
在銳學組內,有的學生以前才是200分的樣子,提升的雖多,也不至於一下子達到高考線,例如曹寶明,分數拒有了極大的提高,依然不到350分,離大專線還有不短的距離。
若是按照西堡中學的復讀生的正常長分狀況,曹寶明得再復讀兩次,才有大專的希望。
當然,若是復讀兩次就能考上大專,學生們樂意之至,家長也會砸鍋賣鐵的支援的,即使是家庭貧困的學生,若是家裡有一個能讀大學的學生,親戚們也不會吝嗇於幫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復讀從來就不是什麼十拿九穩的事,今年長分了,明年掉分了的情況時有發生,這讓家庭和學生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趙丹年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他也不指望著銳學組能全員透過高考,直接問道:“380分的有幾個?”
“8個人。”莊牧生數了一下,唸了出來以後,又特意數了一遍。
趙丹年喜形於色,其他老師也是差不多的欣喜。
380分就意味著有讀大專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