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所有受邀嘉賓都來到了現場,尤其是一些相關部門的官員,也從百忙中抽出了時間,選擇到長城飯店裡來。
如果是在其他酒店裡舉行這種宴會的話,雖然還會有很多人願意來參加,但肯定不會來這麼多,尤其只是一場出版介紹會。
楊銳坐到了前面的桌子上,與幾位教育部和出版社的官員一桌。
宴會廳裡有20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水平放置了三本《基因組學》的英文版,任由賓客取用。而在《基因組學》的旁邊,放著明顯的提醒:請閱後放回。
“了不得呀,一個人寫了這麼一本書?”來自教育部的馬處長拿起來作勢看了會兒,輕輕的放在面前,用手拍著封面,評價道:“紙質真好,印的也五顏六色的,還有這個圖畫,比咱們的水平高多了。”
“謝謝。”楊銳就坐在旁邊,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紙質好”和“印刷好”的評價。
旁邊來自出版社的官員哈哈一笑,道:“你看這個書的定價,130是美元吧,咱們要是有這麼多錢,你說能印多好,就差撒金箔了。”
“咱們的譯文出版社出的牛津高階字典不是也印的不錯?尤其是前幾年有基本,劉老師校對的極認真。”同樣是來自出版社的官員說起這個來還是很有dian驕傲的。
馬處長卻是翻書找到了書籍的定價,確認了數字,訝然問:“真的假的,一本書賣130美元?美國人都是冤大頭啊。”
“美國的書就是賣這麼貴。”楊銳笑著插了一句,免得無窮無盡的問題再出來。
“中文版呢?中文版要賣多少錢?”馬處長向楊銳問了一句,又看向旁邊的出版社官員。
“這麼厚的書,起碼要13塊吧。”出版社的人顛了顛,問楊銳道:“你找好出版社了嗎?要不要我們幫忙出版了?”
“北大出版社估計會出,我也不確定,先等一下吧。”楊銳更願意交給史貴的出版社,於是只是拖著。
出版社的人也就是問一句,楊銳沒有立即答應,就不再多說。畢竟只是一本學術書籍,如果不是因為有英文版的話,他甚至連問都不需要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國內,學術書籍不列入教材計劃幾乎是賣不出去的,當然,國外也是一樣,但國外的教材計劃都是各個學校擬定的,這讓出版社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間,而在國內,計劃都是自上而下擬定,新出的教材想列入其中,難度極大,自然的,利潤也是來自於公關水平,而非教材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社對於學術書籍的出版基本沒什麼興趣,即使是知名教授撰寫的教材,往往也需要自負盈虧,也就是先給出版社書號成本,印刷成本以及應得利潤,然後自己想辦法賣出去。
楊銳的書倒是有些不太一樣,畢竟,他現在隨身攜帶的噱頭是很不少的,但也就是僅此而已了。
馬處長倒是聽的有了些興趣,笑問:“中文版是要翻譯過來,還是你有中文的稿子?”
“中文的稿件還需要修改一下,算是有吧。”楊銳還真不能說自己是先寫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