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乃是治國之重臣,皇上年幼,還有勞太傅多加教導輔佐才是!”
高允拱手鄭重道:“老臣自當不遺餘力!”
馮落璃點點頭,“今日哀家召你前來,除了這些勸誡歌手稿之外,還有一件事與太傅商議。”
“太皇太后,請講!”
“這裡是文成帝在世之時,哀家隨駕出行的一些手稿,還有這些年明霞在外遊歷之時所寫的手記札記。哀家今日重新翻閱,並做了一些整理。”馮落璃命青萼將手稿送到高允跟前,“如今我朝表面上看起來,民眾安居、倉廩充實。然朝廷上下貪汙成風,主者失於督察,貪暴之心漸長,百姓苦於層層盤剝,長此以往,必釀大禍。”
高允點頭稱是,“太后所言不虛,自世祖起便有心整治貪腐之風,然始終流於形式,難獲實效。”
馮落璃看向高允,“今日哀家將此手稿交於你,便是想請太傅著力操辦此事。朝野之中,無論品階、官位,太傅覺得有可用者,皆可用之。”
“太皇太后太愛,老臣倍感恩寵。”高允並沒有即刻受命,看了看那些手稿,神色不無凝重,“此事無才冠絕倫、深諳治國治吏之道者,不能為之。老臣年老體邁,縱然心有餘,然力不足,故而誠惶誠恐。”說著高允拱手作拜,“太皇太后,老臣舉薦一人何如?”
高允年近八十,雖精神矍鑠,然著實體力有限。馮落璃體諒其年邁,也不多做為難,點頭道:“不知太傅所薦之人,是哪一位?”
“侍中李衝!”
“李衝?!”馮落璃覺得這個名字像是在哪兒聽過。
高允點點頭,“此人沉雅有大量,清簡皎然,無所求取,乃是主辦此事的最佳人選。”
“太傅說的可是敦煌公的小兒子,與其侄並稱隴西雙駿的李衝?”
“太皇太后所言極是,此乃李沖年少之時的美譽。”高允對馮落璃的話頗感吃驚,‘隴西雙駿’的美譽是李衝出仕之前有的,對此朝中之人都不甚知道,馮落璃竟然知曉。
馮落璃點了點頭,“哀家是在明霞的手札裡看到的,當年明霞遊歷隴西,對當地的人文百姓都有所記載。提到了李衝的美稱,故而哀家得知。”
高允此刻更加明白了眼前這些手稿的分量,大抵是著辦此事最有力的依據了。
“既是太傅舉薦,此人定然不差!你且將這些手稿帶回去,著李衝主辦此事,你從中協助即可!五日之後,哀家要看到具體的應對之策。”馮落璃也不多說,直接吩咐道。(未完待續。)..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喜歡文明太后傳請大家收藏:()文明太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