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著第三封就有點長了,上頭寫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謝公親啟:
湉薄倖,承蒙君王雨露之恩,育得一子,卻不得上天眷寵,半路夭折,天意也。
陛下所託,實驚駭怕人,違背綱常倫理之德,敗壞夫妻父子之道,若得行此,湉羞於列國母之位,陛下亦枉為天下百姓之父!求謝公應常理道德,直言勸諫,湉於此,不勝感激涕零。
——
違背綱常倫理之德,敗壞夫妻父子之道。
是什麼樣怕人的選擇,才讓張皇后做下了這等嚴肅痛心的批語?
沈睿慢慢地挪了眼神,從後面的評語滑到了前面的一段,四個大字映入眼簾:半路夭折。
張皇后的孩子已然去世,那當初的太子是誰?
沈睿眼睛盯著這張御箋不放,下意識地脫口問道:“張皇后有幾個孩子?”
許佑德不回答她的問題,只說道:“下一封。”
沈睿心裡略有驚異,不由地抬頭望他。
許佑德回以了一個蒼白而勉強的笑意,嘴角沉重地卻好像怎麼都狗不起來。
沈睿心裡不忍,卻還是依言拿起了疊在下頭的後一封——
謝公親啟:
昨日陛下與湉於皇子宮中言,陛下佈局,驚駭湉也。
吾兒與汝子同遇驚馬之難,災也;吾兒五歲折而不可承大統責,命也;吾無緣再屢興盛中統之任,吾之罪也。待天收吾時,地獄烈火,刀槍利刃,吾甘而受之,絕無多言。此番種種,時也命也,強求不得。
然陛下之所言,實為李代桃僵,狸貓太子把戲,障目者為己,明目者祖宗前代,萬兆黎民也。願公行諸葛魏徵之仁德,諫正理於陛下案前。湉亦盡全力,勸服陛下另擇皇室子弟,以承大統興盛。
貿然信去,湉之疏忽,謹拜之。
——
喬三抖抖地指著這指,顫聲道:“什麼意思?”
沈睿不言,許佑德亦是不言。
喬三嚥了口氣,又緊逼著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沈睿終於忍不住開了口:“好啦!”
就是這麼個......意思。
信裡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張皇后在這四封信裡說,真正的太子於五歲時候墮馬而亡,而孝皇帝的意思,是讓謝公的孩子頂替太子的位置,入主東宮,承繼大統。
可這太扯了。
沈睿看向了許佑德,許佑德別了她的目光,望著漆雕匣裡,輕聲道:“還有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