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趕緊站起來,卻是楊銳笑著進來,道:“甭歡迎了,弄錯了吧?”
“楊銳回來了,這是王耀武和賀全貴,凝膠組的,你見過吧?”孫汝嶽跳起來做介紹。
“上次好像見了。”楊銳向兩人打了個招呼,問:“評估組的還沒來?”
“估計快了,唐教授他們都在前面實驗室等呢,你取了包裹?我這裡有見到。”孫汝嶽狗腿的接過楊銳手裡的大包,用恤刀細緻的剪開封口,笑道:“您這不會是又有樣刊來了吧。”
“你怎麼知道?”這次輪到楊銳驚訝了。
孫汝嶽更驚訝:“我隨口說的,您是又發表了論文,還是以前的?”
他稱呼都變了。
“前些天寫的,正好,請大家斧正。”楊銳撕開裡面的包裝,先將單行本給分發了,然後又將期刊放在試驗檯上,隨眾人取閱。
實驗室內瞬間安靜下來。
幾個人都看論文看的用心。
這年月,新鮮的外國期刊還是挺特別的,尤其著作人就在身邊。
楊銳的新論文依舊按照他自己設定的路線,走的是分子機理的路線,這種論文的難度可簡可難,重dian在於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分子機理歸根結底是一種猜想,實驗證實了部分猜想就可以發成論文,否定了別人的猜想也能發表論文。
這種型別的論文,最厲害的應該是na雙螺旋結構。沃特森並沒有真的看到na是雙螺旋的,他只是根據實驗結果猜想na是雙螺旋的,因為這種結果最符合各種實驗的表現。
經過更多人的更多論文論證,na雙螺旋結構被認可,沃特森於是得到了諾貝爾獎。
楊銳在這種猜想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不過,要證明猜想的實驗往往並不容易做,他也沒有要在這個領域太深入的意思,泛泛而談發表兩篇論文,保證方向正確也就罷了。
不過,在他看來簡單乃至於理所當然的猜想,在被人眼裡就不一般了。
汪穎雖然不一定看明白了,可論文還是讓他覺得有dian厲害,不易察覺的抬了抬眉毛,瞄了楊銳一眼。
楊銳已經趴在試驗檯上,拿著他的移液器繼續做起了實驗。
……<>
喜歡重生之神級學霸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