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捷利康或者楊銳來說,每耽擱一天,都意味著上千美元的流失,不能不予以重視。
確認楊銳的論文完成,弗蘭奇再不說楔園的事了,首先指揮著人手到車間來。
過了陣子,工程師也匆匆趕來,就地決定改建事宜。
弗蘭奇此時才抽出空來,問楊銳道:“裝置還需要修改嗎?還有管道。”
“硬體沒有太需要修改的地方了,引數的話,按照我訂的規程就行了。”楊銳拿出寫了一半的參數列,裡面標註了各個儀表應該有的數字。
這種規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全面。全面的規程需要公式、引數範圍還有關鍵節dian等資料,技術提供方通常都是不會拿出來的。
楊銳給的只是一些特定的數字,比如流量500的時候,提供80度的水浴,如此等等,讓工廠能夠依照這份規程,將東西生產出來。
至於這些數字為何如此組合起來,楊銳就不必說明了。
他的論文,他遞給專利局的檔案裡,也不用特別說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弗蘭奇對此心知肚明,更不指望楊銳能將所有的技術細節披露。
不過,看著寫在作業紙上的簡陋規程,弗蘭奇還是心存疑惑的道:“現在就照這個來做,會不會太草率了一dian,我們或許還是可以等到你完成了全部規程,再採用它來做,我們現在做的不是還不錯?”
“現在是延續之前的引數來做的,剛開始的時候效果不錯,但隨著一些非指示引數的變化,繼續之前的引數,效果是越來越不好了,所以,現在採用新規程,效果會更好,不管怎麼樣,這至少能證明我的理論,對不對?”
“好吧,你是boss,你說了算。”
“那現在就開始吧。”楊銳走進車間,瞅著各個儀表,找了一條比較符合現在情況的規程,抄下來交給田世昌,讓他安排大家調整儀器裝置。
兩個小時後,經過除錯的冷凝儀開始顫抖。
一塊塊橙黃色的結晶,順著更前端的管道吐了出來,很快就吐了一盤子。
“拉德爾,你去看看。”從京城來的技術員拉德爾還捨不得離開,一直在西捷廠跟前湊著搞研究,但以他的能力,要做出成果顯然不易,好在弗蘭奇也需要一個懂行的人,才將拉德爾給留了下來。
拉德爾帶著放大鏡出來,用鑷子撿起一粒大小中等的結晶慢慢的看了起來。
“生長的不錯,各個晶面的生長速度看起來很均勻,生長的外形也挺漂亮,看起來,溶質的擴散過程是非常不錯的,生長單元的空間位阻對晶體的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是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也不錯……”
“拉德爾。”
“恩?”
“說人話。”
“哦……就是顆粒均勻,淨度相對高,重量還沒有稱量,但看這個樣子,四分之三顆米粒的大小,作為第一批成果,要我說的話,挺不錯的。”
弗蘭奇看向楊銳,笑道:“恭喜楊先生,第一批產品的質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