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p儀有興趣的,一個個都聽的異常認真。
現在沒有人認為楊銳的p是無稽之談了,內容詳實的小冊子,還有做出的實物,以及完備的理論,都讓p的真實性得到了無與倫比的體現。
稍微有些眼光的學者,都意識到了p的前途。
就算短期內沒有要用p做研究的,現在瞭解一dianp的內容,總歸不算是浪費。
尤其是楊銳解釋的簡單清晰,在座的人都願意聽。
其實,不簡單清晰也不可能。
整本小冊子,本來就是楊銳照搬來的第一代p指導手冊。美國人很喜歡搞這個玩意,一兩年就更新一次,什麼糖尿病指導手冊,管道工指導手冊,挖掘機指導手冊,振動器指導手冊,道達爾ap時空穿梭門指導手冊,不一而足。
這樣的小冊子,要說能有多精深是不可能的,但能滿足大部分實驗員的需求,國內也常常翻譯來自己用。
楊銳拿來的就是英文版的,稍微修改一dian,說的原汁原味。
然而,學者們有了滿足感,記者們卻覺得無聊了。
這樣的東西發表在報紙上,或者拍成節目,有幾個人想看?
“楊銳先生,這是您單獨研究出的成果嗎?”一名記者趁著楊銳間斷的時候,問出一個普通人可能關心的問題。
中方代表團的成員立即看向楊銳。
p技術如此受歡迎,完全出乎中國人自己的預料,事實上,中國目前也確實少有國際水平的技術,誰也沒想到就在自己面前出現了。
領隊張洪軍緊張的看著楊銳,他現在也在等國內的訊息,只待確認的資訊傳回來,他就將技術賣給加尼卡公司,回去升官發財吐氣揚眉。
楊銳雖然被插了話,但幾乎沒有猶豫的站了起來,面對記者,道:“是我單獨研究出的成果!”
他此行的目標就是為了確定成果,哪裡會客氣。
胡教授豎著耳朵聽相熟的同事解說,口中不屑的道:“一dian集體主義觀念也沒有。單獨研究?哼,沒有助手,怎麼做實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銳還是年輕人,說話可能不注意。”張洪軍幫楊銳說話,私底下輕輕的鬆了一口氣,他也擔心橫生枝節。如果是楊銳一個人的成果,此時就好處理了,即使有北大站在裡面,也不過是dian扯皮的事。但照張洪軍想來,他幫北大賣掉專利,只有北大感謝他的份,沒有他反遭埋怨的理。
記者在手裡做了記錄,則緊接著問道:“楊銳先生,您對p的期待是什麼?”
“成為最好用的生物學工具吧。”楊銳標準的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