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也懂捧人啊。”何成來到車間門口,就聽一位穿著夾克的男人在那裡感慨:“你說,捧這麼個年輕人出來,有什麼意思?”
“說不定是合同裡規定的?”這位打著西裝,有股子平江人的矯氣,猜測的方式也很高大上。
能在80年代知道合同的中國人都不多。
門口唯一的一位女性研究員笑了兩聲,道:“合同怎麼規定編謊?”
“就像是廣告一樣吧。”
“合同裡沒有。”站在外圈的一位,面露微笑的擠了進來,說道:“我看了捷利康籤的合同全文,裡面沒有這種內容。”
雖然不是機密內容,但能看到合同的,似乎也是有dian身份的人,否則,國醫外貿和西堡肉聯廠才懶得給他們看合同呢。
平江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道:“那合同裡寫的是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了這個製藥工廠,國醫外貿還牽頭搞了一個銷售工廠,估計是出口企業。裡面是西堡肉聯廠,國醫外貿,然後一家英國公司和一家香港公司……”
“這些誰不知道。”平江人打斷他,問:“這個楊銳做工廠,是什麼條款?”
“3個月內投產。”
“三個月?真敢說啊。”平江人叫了出來。
女研究員也搖頭,說:“畢竟是年輕人,現在都有一個月了吧?才建了廠房,再安裝儀器,再除錯,再試生產,再到投產,等正式請咱們來的時候,三個月哪夠,半年還差不多。”
“最厲害的不是這個。”炫耀合同的研究員有意壓低聲音,像是說一個秘密似的,道:“按照合同,捷利康要給那家香港公司2萬美元的現款,3萬美元的儀器,你們猜,儀器是送到哪的?”
“送到哪?”
“西堡鎮,和工廠用的儀器一批運來的。”這次不算是純粹的炫耀了,多少是有dian推測的。
在場的幾個人都呆住了,夾克男人瞪大眼睛道:“你的意思是說,捷利康送了3萬美元的儀器給楊銳?”
“要不就是借了3萬美元的儀器,否則說不通,對不對?楊銳這麼賣力,說不定就是捷利康答應了送儀器或者借儀器。”炫耀男的推測不算準確,卻也接近了其中的一部分。
其他人險些收不住口水流到地上,3萬美元的儀器,比一家正經研究所一年的經費都多。要是算純粹的採購經費的話,快ding得上一家研究院了。
“去看看,我們去幫忙。”女研究員忍不住了,直著腰就往車間裡闖。
其他人也跟著往裡進,嘴裡說:“我們是來幫忙的。”
何成與曹寶明等人不管那麼多,也連忙跟了上去,要求進入幫忙。
西堡肉聯廠的保安科長就在門裡守著,將一群人攔起來,不知道該怎麼辦,進去問了一聲,才出來道:“登記一下你們的單位和名字,能幫什麼幫什麼,到中間換衣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