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91章 神藥 (2 / 3)

如今的國企,是一個很龐大的存在,簡單來說,此時的中國一共有四類人,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農民和國企工人。

能夠被任何一類人關注的事件,都不是小事件,更不要說,現在還是國企改革的高峰階段。

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究,也因此被推到了眾人的視線中。

只幾天的時間,就有記者尋到了北大,埋伏在楊銳必經之路上,一躍而出,帶著攝像師,快速採訪道:“楊銳先生,聽說你們計劃用3000萬美元用來研製一款藥品,是這樣的嗎?”

不用任何人提醒,帶著紅光的攝像機,也說明記者不是好惹的。

楊銳都不用要求看記者證,就知道對方是正牌記者。

普通的冒牌記者,是租不起攝像機的。

不過,楊銳還是要求道:“你是記者嗎?能給我看你的證件嗎?”

用打岔的時間,楊銳就整理起了思路。

楊銳長的帥氣,說話帶著笑容,不管是在攝像機裡,還是現實中,都是形象良好的樣子,提出的要求,更是令記者無法拒絕。

後者遲疑了一下,將自己的記者證給亮了出來。

楊銳看了之後,就將之展現在了攝像機的鏡頭中,道:“感謝李記者的關心,我們的確有開發新藥的計劃,不過,3000萬美元的數額是不太準確的。”

“據說你們首期的預算就要1500萬美元,計劃開銷3000萬美元,那麼,現在最新的預想是多少呢?”李記者一邊說,一邊用左手招呼攝像機靠前,準備拍攝楊銳的面部特寫。

他已經將最低數值卡在了1500萬美元上面,不管楊銳再說多少,都足夠他來諷刺一番。

楊銳像是看不到攝像機一樣,鏡頭感良好的一笑,道:“3000萬美元研發一款新藥,實在是太少了,目前國際上,研發一款新藥的平均成本在兩億美元左右,就是7個3000萬美元的樣子。具體到一款藥品呢,開發成本總歸是要到1億美元的。我們還沒有決定做到哪一步,但是,3000萬美元肯定是不夠的。”

3000萬美元對楊銳來說,其實也差不多夠開發一款新藥了。其他人多嘗試幾個方向,成本就要飈上去了,楊銳卻是省事不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楊銳是不能承認3000萬美元的成本的。

他如果現在承認了這個成本,以後又怎麼好賣出高價來?

以國內的製藥公司的能力,想要透過fda之類的申請,簡直是痴人說夢。美國人的藥品管理制度嚴格,英國人法國人澳大利人的也不輕鬆,日本人韓國人更是各有各的套路。

所以,在沒有大型的跨國製藥公司之前,中國人是很難自己研發一款新藥的。

也就是楊銳攜諾獎之威,也都是從罕見藥做起。

這還是他第二例新藥開發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