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是專案變大了。
楊銳正在考慮的,也是自己的新專案做多大,能做多大的問題。
他現在最想做的是p技術。
按照時間線來說,p的原作者穆里斯,現在應該開始考慮到p的相關構想了。
不過,穆里斯是出了名的懶鬼,用較好的說法,就是自由率性。
所以,雖然有了相關構想,p的開發也不算困難,穆裡奇還是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到86年前後,才算是部分完成,徹底完成則要到87年。
現在動手做p會比較安全,不過,楊銳現在只有一篇尚未發表的《細胞》,立刻進軍p,做出來是沒問題,他卻不能肯定是否能得到相應的聲譽。
科學界雖然是個用成果說話的地方,但科學界畢竟是以人組成的集合,獲得了過多讚譽,或者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的科研人員不在少數,他們中的有些人,在接下來的一些年裡陸續得到了承認,甚至得到了補償,但有些人,也許就徹底埋葬在了故紙堆中。
穆里斯本人確實懶散的夠嗆,但他身後的公司卻並非如此,相反,到明年,該公司確定了p的確定性以後,為此投入了大量資源,其中就包括多名優秀的研究員給穆里斯做副手。
楊銳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先搶佔有利位置。
雖然自己沒有相應的聲望,很可能拿不到諾貝爾獎――但是,諾貝爾獎這種東西,又有誰確定能拿到呢。
愛因斯坦當年都因為相對論尚未證實,險些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最終不得不用光電效應發了獎。
楊銳這樣的小身板,或者說,穆里斯這樣的小身板,能不能拿獎,還真得靠命。
既然是靠命,苦挨就沒有意思了。
楊銳想到這裡,開始在紙上,慢慢的寫出p的幾個關鍵dian。
同樣是做p專案,楊銳卻不準備重複穆里斯當年的步驟,準確的說,他也是不能重複穆里斯當年的步驟。
因為p說到底,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容易,撕乾淨不容易。
楊銳可不想捅開一個洞,然後引來一群狼。
雖然很可能會再次陷入科研競爭中,但從楊銳的角度來說,還是希望科研競爭發生的越晚越好。
他背後可沒有一家資產上億的生物技術公司提供支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