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跟得上楊銳的思路,他做科研經常都是很突然的,從我的角度來看,他應該是有一個思路,於是就去做,然後就做成的那種人吧。”
被採訪的學者,無一例外的為楊銳說好話。
這就是學術界的現狀,錦上添花者眾。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去懟諾貝爾獎獲得者的。
尤其是年輕的,正在上升期的諾獎獲得者,更是所有人都捧的物件。
像是發現了dna雙螺旋的沃森,他就是年紀輕輕獲得諾貝爾獎,然後一飛沖天的。即使晚年被指責種族歧視,沃森依舊沒有徹底倒掉。相比其他行業的達人們,公眾對科學家的寬容度,以及科學家之間的寬容度顯然要高的多。
尤其是知名科學家。
就楊銳現在的地位,他就是站出來反對進化論,大家都會首先思考一下——後世證明,進化論也確實是被挑戰了。
至於做一款藥物,雖然功能奇怪了一點。
但是,當記者問到“你們是否願意試試這款藥的時候”,大部分學者還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只有少數聽出了陷阱的學者猶豫了一番。
成名成家的學者的年紀都大了,需要幫助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嘛。
不過,綠石角公司還是聰明的發現了問題,迅速的轉換話題和宣傳,將西地那非形容成一種“幫你變成更好的人”的藥物。
歷史毫不意外的重演。
抗ed藥物被宣傳成春藥,頓時緩解了用藥的男人們的壓力。
“我不是不行,是我想變的更強!”
這樣的潛臺詞,顯然能夠讓西地那非的銷量更高。
銷量高的話……楊銳其實也無所謂。
他當初可是將西地那非買斷了下來的,華銳也是他的全資公司,雖然綠石角賣的越多,給他們的銷售分成也就越多,但是,相比獲得的利潤,實在是九牛一毛。
而在國內,華銳尚在糾結公關思路的時候,民間思路已經自發轉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若是將後世的網民稱作自來水的話,此時的各路記者與媒體組織,就是自來泉了,某些同志出於某些想法,更是化身趵突泉,各種為西地那非正名。
終於,隨著參與的媒體多了,大家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好的方向:
“提升國人體能!”
“強壯全民體質!”
“國貨當自強,國人當強身!”
第一眼看到這樣的報道的時候,楊銳還有些缺乏認識。
然而,只是幾天的功夫,類似的報道卻已鋪天蓋地。
更有利害的記者,找到關係,闖入河東大學臨床實驗中心,堵著楊銳採訪:“楊教授,聽說西地那非的上市日期,秘密決定於2月20日,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