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學霸> 第240章 報名就是賺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章 報名就是賺到 (2 / 3)

其實,楊銳同樣說不明白,在建立之初,楊銳是希望能夠建立一個骷髏會乃至於共濟會似的組織,但這種東西,首先得有幾十上百年的傳統,以及相對完善的內部規章,才能維持下來。

簡而言之,一個組織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往往並非是創始人設計的,而是所有參與者共同發明的。

所以,楊銳也說不清銳學組最終會演化成什麼樣,對外,他們也只能以互助會的形式來介紹。

對此,家長們倒是能夠理解,讚揚聲不斷。

在一片叫好的聲浪中,許靜頗為冷靜的道:“我不想太麻煩別人,如果師範大學能有補貼多一dian,我願意讀師範大學。”

“你的分數超過重dian線60分,讀師範太浪費了。”楊銳也說的直來直去,免得傳遞錯誤的資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內心裡,楊銳覺得許靜報考師範大學還是比較浪費的,因為現在是分配製,師範大學的學生畢業以後,多數會安排進入教育系統,中專畢業的學生會被分配到小學、幼兒園和初中,大專畢業的通常會安排到高中,本科畢業的或者去較好的高中,或者去中專和大專任教,想要直接進入大學是不太容易的。當然,教育宣傳部門,或者教育行政機關也會分配一部分畢業生,但數量相對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會少很多。

以世俗的觀dian來看,80年代的大學生進入教育系統實在不能說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是追求收入,教師的薪水也就是勉強達到中位數,即使有灰色收入,也比不上同樣放得下身段的其他行業人,如果是有意仕途,教育系統的上升空間又很狹窄,一名普通教師要歷經年級或學科組長,教導主任,副校長和校長的流程,才有機會去到教育局,同一時間,分配到公務員系統的同學,或許已經做到了教育局長了。

相比之下,大學自然是比較不錯的,由於本身的級別較高的緣故,大學教師的收入和上升空間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地位也很高,加上工作壓力小,大學教師的幸福指數應當是各行業中名列前茅的。

不過,想做大學教師的前提條件卻不是讀師範大學。一方面是大學的專業與師範大學的學生專業不同,另一方面,80年代還有30年後的大學傳說:留校制度。

在畢業生分配季,各大學都有資格留下本校畢業的某些學生,以補充師資力量。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本校培養的學生擇優錄取,總比從同級的師範院校中錄取要強,這樣做,既是專業對口,也有利於補充急需的優秀人才,否則,年年都從師範學院中招聘老師,若干年後,學校還不得變成師範學院的分校。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也是對大學生尤其寵溺的時代,即使是追求情懷和理想,其實也不影響世俗的追求,因為大學生的選擇實在是太多太好了,兼顧情懷、生活、家庭和理想,對80年代的大學生們來說還是很有可能的。

至於有多寵溺,多美好,就要看分數來決定了。

如果許靜只有370分或380分,剛好達到本科線,那她不想讀師範大學,楊銳也會勸她去讀的,但許靜的分數只比李學工少了一dian,足足有479分。

這樣的分數,去ding級大學是不太可能,名牌大學卻已經可以考慮了。

如果不是一定要奔著北京去的話,479分的考生,可挑選餘地就太大了。

楊銳以此為基礎,勸說許靜。

令他沒想到的是,許靜表示的頗為堅持,即使她的母親動搖了,許靜本人仍然很想去讀師範大學,且道:“我願意畢業以後做老師,如果去北師大能留在平江的話,我就滿足了……”

她是真的滿足了,去年這個時候,許靜還躊躇著復讀呢,那個時候,她的目標也就是一個師範專科學院。

像是許多進入這個行當的年輕人一樣,許靜在理想和現實之間,還夾雜著對假期的熱愛。

“老師有寒暑假,我覺得特別好。”當許靜這麼說的時候,獲得了許多人的贊同。

見她確實是喜歡,楊銳只好聳聳肩,開始幫她挑選專業,任何一個北京的重dian大學都不能掉以輕心,479分固然是百分百的超過了它的提檔線,可是在錄取名額極少的情況下,一著不慎,還是有被人擠走的可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