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前照例有藥廠的人等著,見到楊銳,都是熱情的與他打招呼。
楊銳亦是笑著點頭,但並不停留,直奔自己的辦公室而去。
楊銳也是來到這間辦公樓以後才意識到蔡教授一力推選他進入的原因。作為一名沒有單位,沒有深厚的學術背景的全新人,gp委員會能夠提供給楊銳的,是穩固且不斷積累的權力。
短短的幾周時間裡,楊銳收到的飯局邀請,就是以前的十倍之多。
<p委員會里的楊委員,而再沒有人會說學生云云。
唯一有點麻煩的,也就是人情往來了。
國內的經濟環境在穩步上升,但要說有什麼行業始終過的非常好,那就是非藥廠莫屬了。
現在的藥品固然是便宜的,可也不是特別便宜,若是以人均工資來看的話,少的也是有限。不過,對藥廠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公費醫療的比例很高,城鎮居民甚至能做到80以上的醫藥費報銷,如此一來,藥品的銷量就非常大了。
而且,不同於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附加值是很高的,哪怕是半個世紀以前的老藥,比如磺胺,又或者30年前的青黴素,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是鄉鎮小廠所能比擬的,再加上理所當然的政策和工業門檻,使得國內的藥廠在經營方面,始終過的都很舒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中國並沒有真正的舒服的企業,藥廠的天敵是衛生部,更是衛生部下屬的各種機構,其中掌握其性命的,就包括剛剛成立的gp委員會。<p委員會雖然是一個顧問機構,權力卻大的驚人,因為沒有哪名衛生部的官員,敢在gp委員會給出明確的檔案以後,給予藥廠以袒護,這種風險是高階幹部們一點都不願意接觸的。<p委員會出具的正式檔案,向來只在辦公室裡蓋個章子,就會成為藥廠頭頂的聖旨。
一款藥能不能投產,一款正在生產的藥物能不能繼續生產,一家藥廠的產量能否擴大,一些出了問題的藥廠的錯誤是何種程度的,都需要經過gp委員會來過濾。<p委員會就變成了衛生部官員的保險閥,幾乎所有有風險的決策,都有官員丟到gp委員會來。<p委員會的委員們的角度來說,冒一些風險就能獲得巨大的權力,也是很划算的交易。
除此以外,根據自己的專業和實踐,做出影響許多人生活的重大決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有些令人上癮。
就連楊銳,都無法控制這樣誘惑。<p委員會,他都不覺得厭倦和浪費時間。<p委員會以後,離子通道實驗室和華銳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都是士氣大漲,似乎部分抵消了楊銳付出。
和所有委員一樣,楊銳的專屬辦公室大約有10個平方,放一個寫字檯和椅子,再加上一個長條沙發,就沒有多少空間了。
以21世紀的觀點來看,這樣的辦公室堪稱簡陋,可在85年的四九城,這樣的辦公室堪稱豪華,甚至比衛生部的官員們的辦公室還要好。
楊銳將單肩包丟到寫字檯上,自門後拖出洗臉架,倒上熱水,就開始洗手洗臉。
洗臉架是一個粗鐵絲箍出來的架子,半人高的位置有一個大圓環,剛好能放進一個臉盆,大圓環後方再豎一個單薄的小鐵架,方便掛放毛巾。做的好一些的,自然是雕花刷漆,做的簡單的,就像是立體鉛筆畫一樣,也無所謂。
楊銳辦公室裡的洗臉架很簡單,但每天早上,都會有人提前給臉盆裡接上涼水,並在洗臉架下方,放一壺熱水。
楊銳到了地方,只要將熱水兌進涼水裡,就能方便的洗漱。
等他洗完了,也用不著去倒髒水,自然會有藥廠派來的代表,幫樓裡的委員們收拾擦洗。
頭幾天來的時候,楊銳還有些不習慣這樣的待遇,可到了現在,卻已經?些離不開這些藥廠代表了。
畢竟,在沒有自來水、熱水器的年代裡,有人服務,實在是方便太多太多。
楊銳收拾停當,坐到辦公桌後,就用隨身的鑰匙開啟桌面上的檔案匣。匣子裡是今天要閱讀的檔案,大部分時間,是委員會分配的任務,免不了也有各種政治學習。<p委員會是學自西方的模式,委員總數32人,但絕大部分的任務和決定,並不由全體委員來決定,而是由非固定的三人或五人小組來完成。
此舉節省了委員們的精力,又從另一個側面,增強了委員們的權力。與官員們不同的地方在於,委員們的權力增加了,責任也相應增加了。<p委員會做保險閥,委員們卻只能用自己的知識做保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