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學霸> 第八百五十章 被拍的最爽的一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五十章 被拍的最爽的一次 (1 / 3)

楊銳表情輕鬆的看著達爾貝科,而他內心,則並不像是表情那樣輕鬆。

他寫的文章,實際上是脫胎於達爾貝科曾經的演講的。

達爾貝科的原文《癌症研究的轉折點:測序人類基因組》,原本是在86年的3月,發表於《科學》雜誌,這篇文章,基本可以看做是後基因時代生物學的宣言。

文章如此之厲害,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除了與達爾貝科的身份有關以外,也是因為他的文章提出的觀點非常重要。

楊銳並不知道達爾貝科此時是否有成文,是否有相同的想法,而相同的想法是引起共鳴,還是引來逆反,楊銳也說不清楚。

不過,雖然吸取了達爾貝科的文章靈感,但論文是楊銳重新寫就的,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並不擔心被達爾貝科看出來。

唯一的問題在於效果。

如果能夠得到達爾貝科的贊同,進而獲得他的支援,成為測序中國人基因的主持者,這就是萬金難換的機會,可以說,楊銳要真正擁有一間世界頂級的實驗室,全看有沒有機會做這種世界頂級的專案。

科研界是很現實的,不是說做出了諾貝爾獎成果的實驗室就能成為世界頂級的實驗室,因為很多諾貝爾獎級的研究,並不需要高階的實驗室。

要成為世界頂級的實驗室,首要條件還是硬體,有硬體才能吸引到世界頂級的研究者,其次,就是要有世界頂級的專案——所謂世界頂級的專案,就是頂花錢的專案。

比如阿波羅登月計劃,要催生多少個世界頂級的航天實驗室。

比如南極考察站和北極開發,又能催生幾個世界頂級的凍土、海洋實驗室。

相比之下,沒有頂花錢的專案的實驗室,再強的學者也是發揮不出作用,比如中國的沙漠實驗室,除非來一個塔里木盆地大改造的專案,否則,再好的學者和硬體條件,也難以做成世界頂級的實驗室。

雖然不用世界頂級的實驗室也能做出世界頂級的研究,但科研人會因此而放低實驗室的要求嗎?

永遠不會。

用低階的實驗室做出高階的成果是多艱難的事啊,要用一個形容詞來說的話,根本就是“傳奇”。

這就好像是陝北窮山溝裡的孩子,要考上清華的難度一樣,有可能考上嗎?當然有可能,傳奇每年都可能發生。

但誰願意要這樣的條件?誰想當這樣的傳奇人物?那都是無可奈何的被動選擇。

科研人最希望擁有的,永遠是更好更好的實驗室。

如果能夠擁有世界最好的實驗室,出世界頂級的成果,不是更簡單?

就比如歐洲的大型對撞機,隨便丟幾隻物理系的阿貓阿狗過去,抄一點資料出來,登《自然》和《科學》或許是有些難度,可要弄個sci10.0的期刊,還是輕輕鬆鬆的。

sci10.0是什麼概念,截止2010年,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拿一篇這種文章去找工作,全國的高校和研究所都會敞開大門的,不說想進哪裡就進哪裡,但只要對方有招人名額的,九成能成功。

至於研究所和高校內的研究員,有一篇sci10.0的文章,評職稱就一定是一路暢通了,破格的條件都足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