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是楊銳即將成立的實驗室,只需要很少的科研人員,並完成前序“產品”,就能賺到超額的利潤,而且,規模的增長近乎是無極限的。
中游的低技術公司,也就是姜志軍等人將合資的技術公司,則需要大量的受過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後續的所有工作,賺到的利潤也不少,但規模增長,就受限於管理能力了。
姜志軍等人若是有本事管理一支上萬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公司――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賺到的錢才有可能與楊銳的實驗室持平。
然而,姜志軍看到的,只有富得流油的中牧總公司。
他盯著楊銳,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不快的道:“國外的消費水平高,國內的消費水平低,他們一半的價格,我們也受不了的。而且,國外的技術公司開的價格是外幣,我們按牌價換算,還是按黑市價算?”
“你們直接給外幣也行啊。”
“開什麼玩笑。”姜志軍拍案而起,道:“我到哪裡找外幣給你?中牧給我們的總不可能是外幣吧。”
“就算是用外幣,你們也不吃虧。”楊銳卻是好脾氣的樣子,安靜的道:“你想想看,中牧從瑞典引進一頭西門塔爾牛要花多少錢?咱們做一次胚胎移植,他們就有一頭西門塔爾牛了,幾年時間就成種群,這樣的好處,他們得給多少錢?”
姜志軍哼哼了兩聲,道:“要不是因為這個,我們也不搞這勞什子的公司。”
看姜志軍的樣子,老營長和楊峰同志的交情,是發揮不了作用了。
事實上,楊銳也沒想過利用這交情。老戰友的情懷或許是堅固且綿長的,但兩人身為後輩,這份關係卻經不起多大的考驗。
或許能幫忙辦個農轉非的戶口,弄不好,還能搞定北京戶口,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面對幾千萬的誘惑,依靠戰友情是很不靠譜的事。
楊銳也寧願大家先談利益。
不過,楊銳看待利益的方向,卻與姜志軍不盡相同。
他想了一下,露出一層淺笑,道:“或者這樣吧,我今年給你一個試用期的優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恩?”
“不管你們找多少人來培訓,或者搞多大規模的胚胎移植,最終,移植成功一頭牛,我收你100塊錢,人民幣。”楊銳揮手間就大甩賣了,又道:“等明年,你們成本都收回來了,市場也瞭解了,咱們再談價格。”
姜志軍一算,若是每頭牛收中牧總公司1000元,去掉三五百元的各種成本,一頭牛他們少則賺500元,多則賺700元,4人合夥,等於每人100到200元的利潤。
楊銳的100元,正好是將自己的利益給度讓了出來。
如此一來,1000頭牛下來,姜志軍等人,每人就能賺到10萬到20萬,若是弄了1萬頭,每人就是100萬到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