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局長第一時間脫口而出:“不可能。”
陳強哈的笑了出來,道:“我當時也覺得是不可能,不過,事實擺在眼前。”
“咱們聯絡的幾個實驗室,忙活好幾年的時間了,還不敢試冷凍,再說了,他這個成功率也高的離譜了,會不會?”梅局長挑挑眉毛。
學術造假影響到的不光是學術界,產業界也是深受學術造假之苦。能夠用於實踐的技術為什麼容易受到國內各級機構和資金方的青睞?就是因為實打實的技術看得見摸得著,學術造假的機率低。
陳強微微搖頭,道:“這個我不好說,一起去的專家沒看出來,我就姑且當他是成功了。”
頓了一下,陳強又道:“楊銳現在不是被諾貝爾獎提名了嗎?他總不能為了50萬,搞這個名堂吧。”
“說的也是。”梅局長倒是有些認可。
人的名樹的影,楊銳刷臉刷了這麼久,成本亦是不少的。
“他的專案組,現在還在做小鼠的胚胎移植,聽說還要再做一次兔子的,然後就要轉做牛的了,我是想你也去看一看,如果可行的話,給他投一筆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沒問題,他能做出一成六的成功率,還是冷凍分割,沒有不投錢的道理。他是想要50萬?之後成果是歸我們,還是要給他留一點?”梅局長聯絡的研究所多了,本身就是個散財童子似的角色。
陳強卻是苦笑起來,道:“問題就在這裡,他要求無償提供經費。”
“開玩笑,我們是企業……”梅局長停了一下,問:“他願意把專案建在咱們中牧?”
“當然不願意,海淀區的。”
“那憑什麼啊。”
這個問題,陳強捫心自問過多次,此時很順利的回答:“就憑他能做出這個技術,我們想要這個技術啊。”
梅局長竟然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
“技術做出來呢?他是免費給咱們用,還是怎麼說?”
“不是免費的。”
“這……這他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梅局長覺得楊銳沒瘋的話,自己就要瘋了。
陳強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起身給傲骨嶙峋的梅局長的茶杯裡續了些水,道:“我的想法和你一樣,與楊銳談了談,沒談攏。”
“這樣的條件,誰也談不攏啊。沒有張屠夫,我們就要吃帶毛豬了?”
“不談?”
“不談。”
“不談的話,他們的研究進度可就放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