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的瓷磚,刷牆的白漆盡顯素雅。但是,現在的裝修水平就是這樣,京城的有錢人家,喜歡學外國酒店的裝修,因為那是他們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
比起酒店來,楊家的別墅裝修就有所遜色了,但是,依舊比普通的房子要好的多,特別是與京城的大雜院來比,要新式和講究。
像是樓梯的護欄,就用歐式的柚木做了出來。如今木頭並不是很貴,施工隊給領導裝修,自然都是撿好的上。
甚至連房間裡的工藝品,都有各地送來的禮物,與市面上的頗為不同。
除此以外,最顯眼的就是進口的電器了。
光是一臺24寸的大電視,就是現在商店裡都沒有的稀罕物。
王博有些羨慕的拍了十幾張照片,又在紙上記了幾個電器的型號,覺得足夠了,再繞回來,問道:“楊書記什麼回家,我能採訪他嗎?”
“老楊上班呢,他也不愛接受採訪。”銳媽頓了一下,將不喜歡記者幾個字給嚥了進去。不能當著和尚罵禿驢嘛。
“楊書記以前管楊銳的學習嗎?”
“他管的不多。”
“楊書記的教育方針是怎麼樣的?”
“他呀,他沒什麼方針的。”
王博問的沒話問了,只好道:“那您的教育方針呢?”
“我啊,我以前就想,能把他無病無災的拉扯大就行了,沒想到他學習挺好。”銳媽停了一下,道:“再就要誇西堡中學的教育水平好了,要不然,楊銳也不能得狀元啊。”
“這樣子……”王博對一個鎮中的教育水平很不看好,但是,如果這樣報道出來的話,大家估計是感興趣的吧。
相比自己的採訪任務,王博其實對身處的別墅更感興趣,想想京城的居住條件,再看楊家分的別墅,王博忍不住問道:“你們現在住的房子,是楊銳獲獎以前,就分到的吧。”
“是。”
“有多大?”
“四室兩廳。”現在沒有商業房地產的概念,也不會說建築面積什麼的,就用房間的多少來表明房子。普通的小年輕分個一室一廳或者兩室一廳,中老年幹部爭奪三室一廳是主流,至於廳和室的大小,其實全看所在的城市和單位,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王博望著一百多平米挑空的客廳,回想自己住的破房子,道:“你們這邊的待遇真好,京城的住房,可就緊張了。”
這是有點拉家常的意思了,銳媽笑笑,道:“我們也是按照政府給的標準來的。按規定,老楊能住三室的,超標的部分,我們都是要補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