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學霸> 第1490章 臨床試驗中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0章 臨床試驗中心 (2 / 3)

“我們不怕考驗,就怕無人理睬。”校長是上任的年輕派,僅僅50歲出頭,眼袋不掉腎不虧,說話中氣十足。

“輿論方面,要請河東省方面,多多注意。其實,大部分的輿論,只要有官方積極應對,都不會醞釀成麻煩的……”楊銳又拉著河東省的宣傳部長說話……

將臨床實驗中心建在河東大學,而不是北大,就是出於輿論的考慮。

臨床實驗中心說到底,就是用人來做實驗,當然,是在嚴格的規範之下的人體實驗,既不殘忍,也不冷酷,即使如此,還是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不好的聯想。

將之建在北平,或者安置於北大旗下,就等於將之放在風暴眼裡面,平靜只是假象,風暴向任何方向的移動,都會釀成巨大的災難。

但是,沒有臨床實驗中心也是不行的。

沒有臨床實驗中心,意味著沒有完整的新藥開發工業,而沒有完整的新藥開發工業,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在生物的21世紀,一個國家是沒有保護的。

屠呦呦為什麼會去做抗瘧疾藥?是為了資助貧困而瘧疾橫行的非洲大陸嗎?

當然不是,抗瘧藥是為了資助正陷入越戰的北越。當時的越南戰場,武器殺死了很多人,瘧疾造成的影響也沒弱到哪裡去,在越美軍四年間因瘧疾減員80萬人非傷亡),是戰鬥減員的四倍。美國人為此專門成立了抗瘧委員會,華爾特里德陸軍研究院一口氣初篩了21.4萬種化合物……中國也收到了越南總理的求援,亦是慌慌忙忙的組織了數萬名科研員,嘗試攻克這個難關。

想在樹林子裡打仗,就得有這個。

藥做好了以後,做了人體試驗嗎?傳說,在研發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階段的青蒿素可用,某研究員“毅然”將之服用,證明了安全性,從而將專案推進了下來……

之後,成藥想必也是儘可能的做了實驗的,否則,你怎麼知道藥效如何?是治病救人的藥,還是毒害指戰員的偽劣產品?

差不多時間,陶其敏教授在助手的幫助下,給自己注射了她研發的第一支乙肝疫苗。書籍上的解釋是:當時的中國不具備疫苗敏感性和安全性試驗的條件,為了“疫苗”早日應用於人體,陶其敏毅然伸出手臂……

其實,原本是不用那麼毅然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麼搞,與干將莫邪將自己投身火爐有什麼區別?

如果有完整的臨床試驗中心,首先做動物安全性試驗,藥品的毒性就在可控範圍內,因為動物安全性試驗做到後面,都會進行超高毒量的測試,之後的臨床一期,唯一考慮的因素也就是安全性,通常來說,正常劑量的服用,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當然,例外總是會發生的,但這是現實的世界,不做危險可控的冒險,難道世界就會對你露出微笑嗎?

難道所有人都要躲在前輩的“毅然”背後生存嗎?

或者,就讓歐美日韓的傻瓜們為我們測試藥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