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北大還不是以後相識滿天下的節奏,好不容易有一兩個合作,能抓住都是要抓住的。
如果申請省部級的經費,一塊東大合作的牌子亦是非常好用的。北京高校雲集,名校鼎盛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北京市政府有錢,和各級部委又好要錢。
對這些政府機構來說,裡面有一多半人甚至都不知道ding級期刊是什麼概念,有決策權的,多數也不會關心一個專案能對人類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對人類做貢獻的事情,讓美利堅帝國去做就好了,領導們自然尋找合適的時機移民美利堅,間接的為人類做貢獻。
相比較而言,還是學術以外的內容更容易引人入勝。
最喜歡名牌的人群絕對不是女人,而是領導。
“這專案有多少經費?”富教授賴著不想走。
許正平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了幾筆字,道:“還不知道。”
“還不知道怎麼做?唐集中出了錢?”
“當然沒有,楊銳準備好了。”
富教授不明所以的“哦”了一聲,問:“楊銳哪來的積累,哦,蔡院士給他的還有剩下的?這年輕人……”
富教授的語氣裡,有dian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他想來,蔡教授給楊銳的經費,雖然免不了要發票和報賬,但60萬里面,揣口袋裡幾萬塊錢還是相當安全的,膽子大的話,一筆揣上幾萬塊,直接就奔小康了。
在以前,有資格有本事一口氣拿回60萬的,不說是院士級人物,那也是各個學科的牛人,還不能是普通的牛。比如唐集中,他的實驗室一年雖然有上百萬的經費,但都是分批撥付的,而且有很多固定投入必不可少,算下來還不如三四十萬元的直接經費。
當然,楊銳寫出了ding級論文,拿60萬還是160萬都是應該的,歸根結底,還是年紀太小,身份不對,資歷不足。
不過,不過,心以後,楊銳進行的專案已有數個,還要開專案給許正平,是不是能剩下錢就不好說了。
開專案就像是挖堤壩,一旦掘開了,錢就會像洪水一樣滾滾而出。操作專案,就像是在洪峰中操舟,起起伏伏,終究只能拼命向前,期望在傾覆之前,期望在洪水流乾之前,抵達的儘量遠一些。
沒有專案基金,純憑積累開專案,一不小心,藏起來的錢就要流出去,總不能手裡有錢,眼睜睜的看著專案因為缺錢死掉,正常的研究者都做不出這種事。
哪怕藏起來的錢不被吸乾,花的也等於是自己的。
富教授換位思考,自己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要是能有60萬,多的不敢說,截留五六萬是一定要得,有了這五六萬,小日子不知道要過的有多美。
另一方面,富教授能理解楊銳為什麼會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節約時間,多開專案,此外,說不定還有吸引許正平的因素。
“真下血本啊。”富教授望著許正平那張從來沒抹過油的糙臉,百感交集。
“我去遞個條子。”許正平填了幾張單子,起身遞給了偉大的圖書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