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膠片自然是越跑越漂亮,p的反應結果也就因此慢慢變的可靠了。
背景反應消失,負對照中的訊號消失,各種無法解釋的奇葩現象漸漸消失……
在楊銳看來,跑膠和洗衣服疊被子也差不多,都屬於熟能生巧的技術活,會疊被子的孩子第一次跑膠,依舊要從一塌糊塗開始,會跑膠的孩子第一次疊被子,也要從亂七八糟。
所不同的是,疊被子在哪裡都能學,跑膠的成本就有dian高了。
為了儘快在“黃金準則”的標準下完成實驗――這是向其他人證明p可行性的關鍵――李文強和段波都是主動加班的在工作。
張學通需要提供更多的寡聚核苷酸,也不得不用晚上的時間來改進裝置。
資金如流水般的花出去。
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華銳實驗室的賬戶裡就多了三萬美元的材料費,而律師們花掉的錢就更多了。
僅憑積累,著實讓楊銳心焦。
好在na合成儀的生產公司“生物研究”免費贈送了一批配件和材料給他們,減少了實驗室的成本――該公司正在根據楊銳提出的改進意見,完成改進型的na合成儀,待其上市,還會有一筆退款。
只是遠水不解近渴了。
焦慮和研究成果在同步增長,楊銳週末也留在了實驗室裡,希望儘可能快的推進專案。
下午,卻有一位出人意料的訪客出現。
“劉院長?”楊銳開啟門,倍感驚訝。他現在可是在華銳實驗室,而非離子通道實驗室。
劉院長是騎著腳踏車來的,騎的滿頭大汗,就用袖子一抹,笑道:“我是來看看你的,能進去不?”
“哦,進來進來。”楊銳趕忙將劉院長讓進院子裡,又將他的腳踏車放在靠牆的位置,且道:“實驗室裡的人少,我們就沒弄專門的停車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修的挺漂亮的。”劉院長打量著四合院格調的大院子,主動站到中間的樹蔭下,笑道:“秋老虎熱的很,你們這個實驗室倒是涼快,好大一塊地啊,比學校的實驗室還大?”
“佔地面積和學校的實驗室差不多,但跟前沒有鄰居,以後有擴充套件空間。旁邊已經多建了一個院子了,現在是用來當庫房什麼的,我計劃著,等翻過年去,就再向區裡申請大一dian,最好是建幾個職工宿舍,研究員跑來跑去的浪費時間。”楊銳和劉院長說著閒話,揣測著他的目的。
“這dian好,這dian好……”劉院長笑呵呵的dian頭,目光看向實驗室的方向,問:“你拿給蔡教授看的專案,就是這裡做出來的?”
“哦,對。”楊銳沒有多說話。
劉院長卻是不怕尷尬的人,只當沒看出楊銳的冷淡,繼續道:“蔡教授拿去上會了。”
楊銳不抱希望的看他,問:“透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