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楊銳的確是想上就上的。
對此,北大生物系的教授們不得不服氣,蔡教授也一樣服氣。
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如今那麼多人,都屈居於楊銳之下,後者發表文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學術界,說什麼都是虛的,文章成果是最有說服力的。
不管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主任是什麼人,進到這間實驗室裡就能發表論文,這樣的認識只要有了,永遠都不會沒有人來。
蔡教授簽了張條子給楊銳,道:“你拿給辦公室,到時候,讓他們給你安排儀器。”
“好嘞。”
楊銳心情很是不錯。
將近200萬的經費,就是他讀研的時候,也是不少了。
要是按照平均數來說的話,國內研究生每年能開銷的經費只有1.7萬,200萬能養100個碩士生一年了,要是將研一打基礎的時間去掉,200萬足夠負擔50名碩士生全部三年的開銷了。
而在85年的現在,200萬的儀器就更厲害了。
作為國內大牛的唐集中教授的實驗室,一年的經費開銷也就是一百多萬元,雖然他的實驗室少不了有歷年的積累,可楊銳的離子通道實驗室,也是有不少積累了。
楊銳現在只要將這些儀器送回去,離子通道實驗室對科研汪們的吸引力,立刻要上升幾個層次。
將單子收了起來,要走了,楊銳拍拍腦門,道:“忘了說了,達爾貝科教授可能來國內。”
蔡教授一驚:“什麼時候來?目的呢?”
“他是去日本,順道來國內一趟。”楊銳頓了一下,道:“達爾貝科教授最近想促成人體基因組計劃。聽說美國人準備讓各個參與國家,按比例分錢的。日本人一向有錢,達爾貝科教授就想和他們談。”
80年代的日本人,給人的印象就像是21世紀的中東人一樣,土豪滿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蔡教授理解的點頭,轉瞬道:“他到國內也想要錢?”
“國內估計不肯給吧。”楊銳聳聳肩,道:“我本人是對這個有點興趣。到時候可能會爭取一下。”
“爭取什麼?”
“人體基因組計劃,我想加入進去。”
蔡教授沉思了一會,道:“那就準備一下,至少給人家留一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