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她用漂亮的紅手帕擦了擦,又使勁的擦擦鼻子,才將之收回去,再次露出楚楚的笑容,道:“對不起,楊委員,我激動了。培訓老師以前就說我愛激動,我一著急又給忘了。”
&nb“沒事。”楊銳心道:你這麼一個小姑娘,哭一會罵一會再道歉笑的,如果是普通事情,說不定真讓你給弄的心態爆炸,得其所願了。
&nb然而,律博定並不是普通事情,它不是一個小姑娘哭一鼻子,笑一笑,道歉道歉就能解決的事。
&nb那天開啟檔案匣子的震撼,仍然留在楊銳腦海中。
&nb一款可能令數萬人致死的藥物,其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比一場區域性戰爭都要大,而它所造成的是直接損失,或許不亞於911。
&nb對於生物學和醫學專業研究者來說,它所帶來的震驚,是很難消除的。
&nb或許50年後,100年後,人們會將此事當做教訓收錄在教材中,不再每次說到藥物問題的時候都提起,但在80年代,90年代,00年代,10年代,生物學和醫學專業的研究者們,是無法忘卻此事的。
&nb哪怕只是聽說,都會讓人念念不忘,更不要說親身經歷了。
&nb因為越是業內人士,越知道一款致命藥物所帶來的危害。
&nb致死數萬人的藥物,並不是真的毒藥,雖然它比毒藥還要惡劣,但現實是,這樣一款藥物,並不是吃到肚子裡的一瞬間,就使人死亡了。
&nb它首先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在律博定的案例中,是心臟損害。
&nb緊接著,這些吃著處方藥的患者,會進一步的尋求醫生的幫助。而在藥物危害的報道出現以前,醫生們其實也並不知道律博定的問題,於是,除了少數幸運兒會停止服藥以外,更多人只會服用更多的藥物,同時繼續服用律博定――因為律博定就是心臟藥物,這也是它的危害始終被掩藏了起來的原因――於是,心臟損害繼續加深。
&nb而患者及家屬又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更大的經濟負擔。
&nb病人在心臟損傷和心臟治療的過程中,不斷的迴圈與博弈。
&nb直到最終的惡果顯現――某一次心臟病的爆發,或者心驟驟停,成為人類醫學史上極羞辱的一面的註腳。
&nb這種緩慢、痛苦卻又結果確定的悲劇死亡方式,對於涉及者來說,實在是難以忍受的心理創傷。
&nb對於生物界和醫學界人士來說,也是難言的尷尬與恥辱。
&nb楊銳望著馮曼蓉姣好的面容,看到的卻是她未曾預料到的未來。
&nb在馮曼蓉期待的眼神下,楊銳道:“雖然我很想認同你們的努力,但現在的問題,無關努力。”
&nb“恩?”馮曼蓉的眼睛通紅,有些沒聽懂楊銳說的話。
&nb楊銳道:“我否定的是這款藥物,並不是想要否定你們,就像我在答覆函裡說的,你們需要做更多的安全性方面的實驗。”
&nb楊銳現在是以答覆函的委員身份回答馮曼蓉,必須非常正式才行。
&nb馮曼蓉聽到的卻是推脫――其實她的判斷也沒錯,楊銳的確是在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