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神級學霸小說> 第115章 潔淨廠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5章 潔淨廠房 (1 / 3)

對於楊銳送來的名單,西堡肉聯廠的領導們其實是很有修改的想法的,只是因為香港經理的堅持,他們才勉強應承了下來。

既然如此,領導們自然不會去爭取珍貴的編制,最終,進入名單的十五個人,唯有以臨時工的身份,進入西捷製藥廠。

為了讓有編制的工人和無編制的臨時工區分開來,西堡肉聯廠又煞費苦心的創立了幾個辦公室崗位,如人事科、勞資科、倉管等等,總共安置了8個人,正好留下寧民和賀海川,兩個沒有裙帶關係的原臟器生化車間的年輕工人。

原本應該是10名工人,1名脫產管理者的高科技工廠,由此變成了17名工人和9名脫產管理者的有中國特色企業,脫產人員的比例從不足10,躍升到了35。工廠的人均產值不等投產,就降低了一倍還多。

楊銳對此無可奈何,來自香港的經理管慎,罵罵咧咧的十分鐘,也捏著鼻子認了。

同樣覺得不爽的還有西堡肉聯廠的領導們。他們也覺得自己付出良多,放棄了不少。

畢竟,這麼大的一個工廠,除了廠長副廠長,還有黨委書記和副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和工會副主席,紀委書記和紀委副書記,這些都屬於總廠的廠領導,下面的分廠也有一模一樣的四套班子,再加上總廠的部門領導和分廠的部門領導,西堡肉聯廠拿的出來的科級以上幹部有好幾十個。

如此多的人,人人都有親戚朋友等著安排呢。

不像是30年後,80年代除了公務員、事業編和企業編,幾乎沒有像樣的工作。個體戶仍然是受歧視的物件,動不動就會被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抓進去,私企還不允許成立,偶爾有一兩個掛靠在單位的個人企業,不是山窮水盡的,人也不願意去。

走後門找工作是這個時代找工作的唯一方式。如果說六十年代還有企業面向當地招工的,到了上山下鄉開始以後,失業人口都多到要趕人去農村的程度,企業又怎麼可能面向社會或農村招工。

偶爾出現的空缺,要麼給工廠子弟,要麼給親戚朋友,要麼給關係戶的親戚朋友。

這就是一人昇天全家得道的年代。

一個人在工廠做領導做幹部,親戚朋友求上門來,鮮少有斷然拒絕的。若是再親一些的兄弟姐妹,兒子女兒,侄兒侄女,幫忙也是減輕自己的負擔。

最起碼的一dian,現在的工廠是全額報銷醫藥費,有養老保險,而且不會開除的。

給人找工作,算得上是天大的一份人情了。

有欠下的人情,很多時候,也要透過這種方式來償還。

中國的人情社會,就是如此一dian一滴的煉成的。被人幫,就要幫人,幫人就要請託,請託就要還債……

放棄15個名額,任由香港經理和楊銳去安排,在肉聯廠的領導們看來,已是極大的忍讓了,也就是涉及外事,他們才能無聲無息的做到這一dian。

捷利康方面也希望儘快完成與國醫外貿的合作,從而拓展他們在中國的業務。因此,捷利康盡其所能的調配儀器,待協議正式簽訂,立刻從香港調配儀器。

國醫外貿的壟斷地位也發揮了作用,大量的儀器基本沒有在海關耽擱,就送到了西堡鎮。

儀器大都用木條箱裝著,自火車上卸下來以後,就用專門的平板車運過來。

西堡肉聯廠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將一個6米高,2000多平米的舊廠房粉刷一新,廠裡甚至組織了專門的文工隊,掛了條幅,準備載歌載舞的歡迎西捷製藥廠的成立。

然而,見到儀器的時候,楊銳有了新的想法。

“我們應該重新做一套空調系統,提高藥廠的潔淨水平,這麼好的裝置,用敞開式的廠房浪費了。”楊銳用過煤科院的裝置,也見識過西堡肉聯廠的臟器生化車間的水平,再看香港運來的新裝置,頓時覺得高大上了。

捷利康的技術長特拉普正在檢視裝置,聽到楊銳的話,好奇的問:“提高潔淨水平的意思,是做潔淨車間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