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零開了180的倍速,是所有志願者中最高的一個,他堅持練習的時間也足夠長,實際訓練時長自然遙遙領先。
第二天,陸零先溫習昨天的訓練內容,隨後開始練習基礎射擊和基礎格鬥的相關戰術動作。
基礎射擊看上去是最容易的科目,也就是瞄準、連射、速射三個戰術動作。中級技巧也就是在前進或後退過程中完成射擊動作。
在瞄準輔助系統的幫助下,所有機師都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不過,這種神槍手的水分太大,自己不動敵人不動的前提下命中率高的嚇人。
可隨著敵我雙方的快速移動,以及雙方無時不刻都在做著機動動作,想要依靠瞄準輔助完成射擊不知道要等它算到猴年馬月。
易學難精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想成為真正的神槍手只有一個辦法——練!不要考慮彈藥消耗,不要去算殘存能量,射就完事了。
有效提高命中率的辦法謂之“熟能生巧”,又稱“無他,手熟爾。”
很早以前軍中就有槍法是子彈堆出來的一說,就算到現在這句話依然是至理名言。
這一點,戰機和戰艦也很有共通之處。
就拿戰艦來說,艦載智腦效能是機甲的n倍,功能強勁運算速度極快,它甚至能依靠預設指令獨立、正確的完成簡單的作戰任務。
就算讓一個智商75且沒受過訓練的人當艦長,只要他會點選相應的戰術指令,也能操控著戰機進行戰鬥。當然了,效果怎麼樣就不用說了。
艦載智腦固然強大,可以依據資料和程式完成演算,選擇自認為最正確的操作。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時間,複雜的戰況和龐雜的資料又豈能是那麼容易計算的?如何做才真是的正確選擇?沒有智慧的智腦短時間內是計算不出來的。
而經過嚴格訓練的戰艦機師,可以透過心算甚至是直覺跳過這一複雜的運算過程,直接選擇最正確的操作。
這種“預判”能力的高低,是判斷戰艦機師能力的一個重要引數。也是那句“出色的大局觀,敏銳的洞察力和優秀的管理能力”中的敏銳的洞察力。
張逸峰在這方面的表現就非常突出,莫楠常誇獎他在訓練在“嗅覺靈敏”說他有天賦正是因為如此。
這天陸零依舊保持著訓練時長的記錄,因為他把倍速調到了1120。緩慢釋放與靜脈中的藥物確實有效果,雖然練習時間更長但他感覺疲勞度比80倍速時還輕。
第三天,陸零終於理解為何機甲機師們提起星盟軍作訓部就罵老頑固。這特喵的組合指令集太特麼的變態了,非要拿玩意考核機師等級,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嗎?非人哉!
這天晚上,一直沒聯絡過心理醫生的陸零再也忍不了,和心理醫生“交談”至深夜。據說,整晚百分之九十五談話的內容,都是在咒罵“花崗岩腦袋”的作訓部。
第四天,痛定思痛的陸零放棄機甲轉投戰艦。
喜歡銀河系最強機師請大家收藏:()銀河系最強機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