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三一八章 資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一八章 資格 (2 / 3)

“好。”

葛少華說道:“還好,這裡是關中,還是長安的西北邊……”

這便涉及到一個問題,宋史上常說的朔黨。

為什麼反對王安石改革呢,為什麼有不能用南人的說法呢,主要就是利益,一是改革動了北方權貴的利益,二是自發地維護北方人在頂尖士大夫中的數量。

但這個北方不代著所有北方,朔黨更不是指山西。它的範圍大約是山西東南,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山東西部,河北南部,這一片地區。宋朝開國之初時,主要的立功權貴就分散在這一地區。

因此這一地區權貴受惠乃是最大的。

至於關中,則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就是有一些權貴,也多在長安一帶,鄭白渠涉及到的數縣不多,即便有,也不是那種頂尖難纏的。

不然這一回還真有點不大好辦了。

但那也無妨,王巨可以換一種策略,當然,那必須付出更大的妥協。

“難怪歐陽公貶出京城,說了一句,恩欲歸己,怨使誰歸?”

其實不僅是八個字,在它們前還有四個字,無執政者。

也就是手握國家權柄的人,如果想將天下的恩惠歸給自己,那麼相應的怨恨又推給誰?

或者這樣說,一個執掌天下大權的人,都想別人說他好話,不說他壞話,可能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往深處說一句,一個執掌天下大權的人,不做事便罷,一做事便有人喜,有人怒,但只要給別人好處,只讓大家歡喜,那可能嗎?

“子深兄,你可知這句話的出處?”

“據說是王曾講的。”

“是他說的,背景是呂夷簡將範文正調到京城擔任開封府尹,範文正於是利用這個機會,畫了一張百官圖,呂夷簡將範文正貶到饒州。但當時朝堂還有一個資歷比呂夷簡更深,才德兼併的名臣,那就是王曾。範文正便上門責問王曾,為什麼你能容忍呂夷簡這個奸人小人。王曾便說了一句,夫執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這句話讓範文正感觸很大,所以才有了他後來與富公的一段對話,大筆一揮。能讓一家人哭,但不能讓一路人哭。”

“王曾公說得有道理。”

“是有道理。仁宗前面幾大重臣當中,論才能當以呂夷簡為第一,但加上操守,幾乎無人能及王曾。範文正操守超過了,才能政績卻遠不及之。”

“歐陽公誠為可惜也。”

王巨無語了。

不要怪後人,就連自家的門人也這樣想,他說道:“子深兄,是不錯。王曾公當然有資格說這句話。”

“歐陽公與韓公也有資格,若非他們,當年太皇太后與先帝矛盾就能激化。”

“子深兄,我只說幾件事,恩師曾譏我是功利之徒,我確實是功利之徒,唯結果論。韓公與歐陽修功過,不是你我評價的,但我只洩露一件事,治平二年國家虧空兩千多萬。這只是賬面上國庫的虧空,還有地方,各州府積欠一億六千多萬。”

“積欠一。一億六千多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