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明白了,世襲!”
道理真的簡單,就是讓寒門子弟不斷地湧進官場,當然趙匡義那樣做,也是為了及時洗去大哥留下的勢力影響,但也有一些深意的,大量寒門子弟湧進,減少社會矛盾,同時大量寒門子弟湧進官場,豪門權貴卻不能參加科舉,那麼一代又一代官員不斷地更替著,就很難產生世襲的高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自宋真宗後,漸漸壞了規矩,大批官員正大光明地派子弟參加科舉,科舉落第,還能混一個門蔭。於是各種各樣的官宦世家就產生了,權利、財富、土地漸漸往少數人身上集中。
那麼國家矛盾還不會激化嗎?
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為什麼王安石變法失敗?
不僅是高官,實際南方派系高官不少了,畢竟科舉南方的進士比北方的多,不過因為恩蔭制度,基礎官員仍然不及北方人。北方官員才是上上下下最強大的力量。他們豈會不維護北方的利益?
也就是說今天時弊的危害關健是兩條。
一條就是這個瘸腿的軍事制度,導致積弱,產生大量冗兵。
第二條就是世襲!
產生了冗官。兼併,隱田。稅務不良!
“陛下心中清楚就行了,切不能說,否則整個宋朝都動盪了。現在不是太宗之時,國家草創不久,各方勢力沒有形成。但現在各方勢力已形成了,即便太宗太祖復生,面對這種形勢,也不敢動這個世襲之。所以臣的那幾個策子。將蔭補官員放在了最後。”
“朕清楚了,難怪你們兩人鬼鬼祟祟的。”趙頊勉強一笑道。
“此事重大,臣等不敢說。”
“朕知道了,此事是重大,最好你們以後也少議論。”
“喏。”
不過總的來說,呂惠卿撈的好處更大,趙頊對呂惠卿印象更深刻了。至於王巨,他的花團夠多了,沒必要再添這一朵。
“王巨,那本書修得如此?”
“陛下。你過來。”
呂惠卿自覺,立即徐徐退下,趙頊欣賞地看了他一眼。王巨心中悲憤地想。都是智高一百八的牛人哪。
沒有機會,一有機會,立即就被這些猛哥抓住。
算了,反正自己也阻止不了此人的個位,不如結個善緣。
王巨開啟他修的書。
“又是這種文字?”
“臣在前面做了解說。”
實際就是將這本里的算術題公式化,數字化。比如有一題,假令太史造仰觀臺,上廣袤少,上下廣差二丈。上下袤差四丈,高多上廣一十一丈。甲縣差一千四百一十八人。乙縣差三千二百二十二人,夏程人功常積七十五尺。限五日役臺畢。羨道從臺南面起,上廣多下廣一丈二尺,少袤一百四尺,高袤四丈。甲縣一十三鄉,乙縣四十三鄉,每鄉別均賦常積六千三百尺,限一日役羨道畢。二縣差到人共造仰望臺,二縣鄉人共造羨道,皆從選給甲縣,以次與乙縣。臺自基下給高,道自初登給袤。問臺道廣、高、袤及縣別給高、廣、袤,各幾何?
袤,長度,廣,寬度。
後面一堆演算法解釋,什麼高冪,大冪,中冪,小冪,廉法,增損,截高,廣差,整整一千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