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574章 維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4章 維穩 (3 / 4)

於是種誼親率三軍,推出各種虎踞炮,甚至放出氣球,種誼親自登上吊藍,一邊觀察一邊指揮。

本來看到真正的宋朝官兵來了。夏軍沮喪,再加上這些新奇玩意,各種大霹靂彈不停地在種誼指揮下。飛射到人群中爆炸,寨中兩千餘名夏軍一轟而散,一個個丟下寨子逃跑了。

仁多零丁風塵樸樸地從河西返回,聽聞蝦蟆寨有警,梁氏又讓他率領一部兵馬,馳援蝦蟆寨,但等他到來時,蝦蟆寨早就被攻破,化為一團灰燼。

至於宋朝官兵。則在種誼的率領下,已在歸德河畔結柵嚴陣以待。

但仁多零丁不敢發起攻擊。儘管宋軍的後面只是一座沒有築好的歸德堡,而且築堡的全部是西夏戰俘。

一是他懷疑是王巨用詭計。

二是嵬名科榮已經去了宋朝京城。一旦自己興兵,會造成不可估料的後果。

三是他的手下從環州打到河西,三軍勞累,面對著環慶路的這支宋軍,也不可能將三軍再次動員成一支哀軍了。

可他有點兒不大明白王巨這麼做的用意。

明明已經攻下蝦蟆寨,為何將它催毀,又放棄了。要知道蝦蟆寨的地理位置之佳,遠勝過正在築建的那個新堡。

於是他越想越懷疑,其實還真讓他想到了真相上,王巨有意迷惑西夏人,好拖延時間,以便最大限度地將所有堡砦築建起來,運回更多的青鹽。

可他想到這上面,又不相信了,因為這時許多堡砦快修建得差不多,至於運鹽,就算拖上一個月時間,能運走多少鹽,這些鹽利對於西夏人來說,十分珍貴,但對於財大氣粗的宋朝來說,又算得了什麼?況且那麼多將士駐於前線,當真不消耗糧草?

為了這點鹽利冒險太過不值。

但他就沒有往深處想,王巨一直就沒有打算現在就滅掉西夏,而是在滅夏之前,想辦法最大限度拼掉西夏的血值,這個血值包括三軍的傷亡,以及西夏那點可憐的經濟,並且王巨已經在暗中著手了。

仁多零丁在軍事上還可以,但在經濟上卻是不行的。

因此思前想後,他想出一個結論,以為王巨這樣做的用意乃是有意激怒西夏,王巨可能得到朝廷的詔令,不准他再出兵,然而若是西夏反攻,王巨便找到出兵的理由。

仁多零丁哪裡想到,宋朝國庫也沒錢了,剩下來的一點錢還要當本錢放青苗貸呢。

所以才有了這次莫明其妙的用兵,並且只有少量兵馬,立於歸德河畔,堡砦未繕,後面又是翹首期盼的西夏戰俘,自己兵力諸多,那麼自己會不會出兵?只要自己一出兵,正中了王巨的下懷。

然後他一邊派人重新修建蝦蟆寨,一邊將自己的想法寫了奏章,遞向興慶府。

最好不要動,等嵬名科榮回來再說,這個時間不會很長。

但也不是仁多零丁懦弱,打到這份上,西夏三軍損失慘重,經濟損失更慘重。一旦戰爭重新爆發,勝百姓也更苦之,若是再敗,那不是百姓苦之,而是會引起一系列糟糕的後果,包括議和失敗,西夏輕則政局不穩,重則甚至會滅亡。

而且現在王巨手中的兵力雖少,但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況且現在西夏又能集結多少兵馬,還能集結三十萬兵馬一決勝負麼?

梁氏看到信後,覺得很憋悶,不過終是採納了。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