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小說> 第620章 威名(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0章 威名(下) (2 / 3)

“雖如此,攻防之勢在我,況且戰爭也未必看表面實力的,比如拓跋燾在虎牢關滑臺大捷,然而卻在懸瓠受阻。二次南征,又是連番大捷,然後又在盱眙之地受阻。況且我朝即便河北稍稍空虛,遼國同樣有旱情,主昏臣奸,實力相差並不大,又有何懼哉?若是他們敢侵犯我朝,我必將從泉州返回,以助陛下,以助大宋御之!這樣吧,等遼使前來,我替陛下試探一番。”

四個遼使便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般多是四個使者,皇帝派兩個使者,一契丹一漢,太后也要派兩個使者,一契丹一漢。而宋朝往往只派出一個使者,這是因為當初搭成城下之盟時,遼國奉宋朝為兄長,也就是遼國得到裡子,宋朝得到面子。兩國不打了,所以使者規格上,遼國比宋朝要高。後來歲幣改了納,可這個慣例仍保留著。

還有一個規矩,兩國使者在對方都城或捺缽場所,逗留的時間不能超過十天路上時間不算)。

遼國賀正旦節使往往於臘月出發,正好過年左右趕到宋都,一般初六七,宋君在垂拱殿與群臣款待。

初六,趙頊招待四名遼使。

大臣們一起作陪,重臣則在大殿內。然而這個作陪,是設有酒宴的,大殿容不下群臣。所以一些低階大臣呆在廡殿,也就是大殿外的走廊上。

王巨勉強有在大殿的資格。但居於末席。

當然,如果沒有這資格,趙頊也會授他一個職官,將資格提上去。

互相問候,就要吃吃喝喝時,王巨端起酒杯站起來,走到前面四位遼使身前。

“我先敬貴國太后安康,貴國陛下萬福。”王巨舉著酒杯說道。

這有點兒不合規矩。四名使者先愣了一下,不過王巨說的是好話,那隻好喝酒了。

一杯飲盡,王巨又說道:“當年澶州之盟前,宋遼兩國,那一國戰勝了?我聽到有人說貴國戰勝了,才逼得真宗皇帝城下之盟。但又有人說是我朝戰勝了,李繼隆等將連連將貴國入侵大軍狙擊,甚至連貴國主帥蕭撻凜也被我軍用床子弩射斃。以至楊延昭提議,說讓澶州大軍先將貴國軍隊拖住。但我朝於定州還有十萬大軍,由是讓他們堵住後方,讓貴國大軍有來無回。只是真宗陛下慈憐兩國百姓。不想再開戰了,於是互做讓步,搭成和盟。那一種說法正確,我想請四位使者替我釋疑。”

四個使者有些蒙,這與這個酒宴風格不符啊。

“我朝與貴國是我朝景德元年搭成澶淵之盟,一直到慶曆三年,一共四十一年,給貴國八百二十萬匹絹,四百十萬兩銀。從慶曆三年由於貴國重新議盟。又增加了二十萬。時到今日,又是三十一年過去。又給貴國九百三十萬匹絹,六百二十萬兩銀。合計是一千七百五十萬匹絹。一千五十萬兩銀子。以至我朝銀礦雖然不斷擴大,可是舉國缺少銀子,銀價越來越貴。”

實際這個說法有點兒不對。

雖然送了許多銀子給了西夏與遼國,但透過貿易,又陸續換了回來。

倒是銅幣流失得嚴重。

後來遼國索性不鑄幣了,用銅去鑄佛像,讓宋朝銅幣成為法定貨幣。宋仁宗看到這個情況,想盡了辦法,也不管用。於是王安石索性真正放開,結果銅幣流通得更嚴重。

其實這種情況對兩國經濟都產生了傷害。

遼國因為無貨物可賣,真正能賣上價錢的戰馬,還是禁止販賣給宋朝的。加上沒有充足的貨幣,由是得不到需要的宋朝物資。如果不是這五十萬支撐著,都能直接危害到遼國的經濟。

宋朝更是苦逼,自己銅幣都一直不夠用了,再加上嚴重外流,於是市面上流通的銅幣越來越緊張。而且貿易也因為對方缺少貨幣,一直是逆差,並沒有拉動多少宋朝的經濟。

但這些金子銀子到哪兒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